近日,天山南麓的温宿县托甫汗镇托甫汗村一派繁忙景象,温宿县鹏博渔业开发有限公司繁育养殖基地的工人们捕捞、分拣、打包流水线作业,鲟鱼、鳟鱼、鳕鱼等冷水鱼装箱后发往全国。“8月起进入销售旺季,我们日均供货500公斤,订单已排至下月。”该公司负责人施泽鹏喜笑颜开。
托甫汗村毗邻库玛里克河,天然渗沙水清冽、富含矿物质,具备冷水渔业发展的天然禀赋。但过去村民零散养殖缺技术、抗风险能力弱,“守着好水养不出好鱼”成了发展堵点。
村党支部主动破题,创新“党支部+企业+农户+产业”发展模式,构建起“村集体流转土地、企业投入技术、村民共享收益”的共赢格局。党员干部连夜算细账、做方案,逐户上门讲前景、算收益,凭着真心实意打动村民,不到一个月养殖基地便落地开工。
“起初基地鱼苗存活率只有20%—30%,我急得睡不着觉。”施泽鹏回忆,关键时刻村党支部主动对接资源,邀请北京渔业专家上门,手把手指导水质调控、水温调节、饵料配比。如今鱼苗存活率已提升至90%以上。“现在看水色就知道该怎么处理,我也算半个养鱼专家了。”村民麦尔耶姆·吾加克自豪地说。
如今,鹏博渔业开发有限公司已形成全产业链,带动50余名村民就地就业,人均年收入超4万元。这条“党建引领、村企联动、农户参与”的发展之路,让冷水鱼成为温宿县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亮丽名片。(向龙、孙富泰)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9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