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逯风暴
7月15日,库车市乌恰镇天空湛蓝,骄阳似火,笔直的柏油马路穿镇而过。
路旁,乌恰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雷林涛一边巡查农村公路路肩和边坡的情况,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最近雨水多,路肩被水冲出一些缝隙,得赶紧补上,否则会损坏路基和路面。”他说。
雷林涛是乌恰镇路长,是库车市“市、乡、村三级路长”中的一员,负责管理全镇122公里的农村公路。“一有时间我就会到路上巡查,发现问题马上处理。”他说。
早在2018年,库车市借鉴国内省市“河(湖)长制”模式,在全疆率先推行“路长制”,建立符合本地实际的农村公路管理体制,确保每一条道路有人管、有人修、有人护,成为近年来新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一大亮点。
库车市交通运输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帕尔哈提·牙森介绍,在没有实施“路长制”之前,库车市部分道路破损严重、坑洼不平,交通标志标线模糊不清,交通事故多发,非法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现象也时有发生,影响通行效率,给群众出行带来安全隐患。
“路长制”实施以后,库车市设立了14个基层公路养护管理站,各站均由乡(镇)长担任主要负责人。此外还在每个村选出2名护路员,在“村路长”指导下,具体负责日常养护和巡查工作,制止可能损害或污染公路及其附属设施的行为,保障管养路段路容路貌美观整洁。
乌恰镇乌恰三村村民吾提甫尔·艾则孜是该村的一名护路员。每周有2天时间,他会在管养的路段工作,清理路肩杂草、修整边坡、捡拾边沟中的垃圾等。
“我管护的路段有2公里,平时路过都会习惯性停下来四处看看。”吾提甫尔手持坎土曼,把公路路肩杂草铲掉,看到有雨水冲刷产生的缝隙,就从边沟里铲一些土上来填补,确保路肩没有裂缝。
如今,库车市已明确各级路长238名,其中包括总路长1名、分路长1名、乡(镇)级路长14名以及村级路长222名,并开发了411个护路员岗位,“市、乡、村三级路长+护路员”的管理模式已全面构建,各级路长和护路员以村为网格单元开展农村公路全覆盖巡查、养护和保畅,该市公路管养效能、路况水平、路域环境、治理能力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