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地北新疆人:我从新疆来
时间:2015-09-28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作者:贺勇
 

  

  从上至下依次为王蒙(彭世团摄)、阿不都热西提·亚库甫、库尔班江·赛买提、阿依木汗(朱少军摄)、阿迪力。

  著名作家、文化部原部长王蒙

  我的心永远不会离开新疆

  8月,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揭晓,81岁的著名作家王蒙凭借具有浓郁新疆风情的小说《这边风景》一举获奖。这是一部“特殊”的作品,它是王蒙上世纪70年代在新疆工作期间创作的长篇小说,因各种原因未曾付梓, 直到2013年才正式出版,一经面世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被誉为西域的“清明上河图”。

  实际上,王蒙并不是新疆人,他29岁进疆,直到45岁才回到北京,在新疆度过了16年,用他自己的话说“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都在这里度过”。他把新疆视为第二故乡,并以新疆为主题创作了《这边风景》《你好,新疆》等大量的文学作品,他自己也曾说,“没有新疆的这16年,也不会有后来的作家王蒙。”

  初识新疆

  1963年,王蒙向组织提出了到新疆安家落户的要求,带着妻子孩子离开生活了二十几年的北京, 到了乌鲁木齐。一年多后,他又一次举家西迁,在边境小城伊宁市郊巴彦岱公社安下家来。

  巴彦岱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人为主的村镇, 在那里王蒙与农民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王蒙回忆说, 在巴彦岱他与父老乡亲们相处得十分融洽,维吾尔文化中通达、乐天的精神深深地影响了他,让他学会了以多样性、复杂性、广博性来驱赶心灵的寂寞。

  新疆16年这段“难忘的、 奇特的与珍贵的”生活阅历, 已把王蒙生命的一部分永远留在了新疆。他之后的作品中字里行间全都浸透着一种浓烈的 “恋疆情结”,而伊犁的巴彦岱,则是这种“情结”中最为生动、强烈和感人的集中表现。

  读懂新疆

  新疆16年生活,给予王蒙最大的财富是他熟练掌握了维吾尔语,使他有了“另一个舌头”。

  王蒙的维吾尔语水平达到什么程度?一次,王蒙用维吾尔语朗诵毛主席著作,还曾经被邻居维吾尔族大娘误以为是收音机里的维吾尔族播音员在广播。

  精通维吾尔语使得王蒙掌握了一把走进维吾尔族历史和文化的钥匙,能够透过日常生活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维吾尔族人。

  这次获奖的《这边风景》讲述的就是新疆普通人的故事。正如维吾尔族诗人热黑木·哈斯木所说:“汉族作家反映维吾尔族生活,能让维吾尔族读者称赞叫绝,说到底,就因为王蒙通晓我们的语言文化,懂我们的心。”

  多年在新疆工作、生活,王蒙对伊斯兰文化也深有研究。“我在新疆那么多年,几乎从来没有看到那种极端的、反世俗生活的倾向,现在这些都是受境外影响。”他说,“宗教极端势力是反人类、反文明的,是整个新疆的敌人。”

  情系新疆

  1979年,带着恋恋不舍的心情, 王蒙离开生活了16年的新疆。回京后尽管十分繁忙,但他仍与新疆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今年3月,王蒙在中央民族干部学院为新疆学员授课。他说,“每次见到新疆老乡,我就高兴,‘显摆’我的维吾尔语。”

  王蒙一直以各种方式关注关心新疆的发展。他常常有机会 “回家探亲”,每一次都出现许多动人的场面。当地的群众干部一直把王蒙当作自己的亲人。“其实我并没有为新疆做过大事, 我认为新疆人民对我如此厚爱,可能是因为他们能够通过我的作品,体会到一份理解和尊重,感受到汉族人民是他们真正的朋友与亲人。”王蒙说。

  王蒙说他一有机会还要回到新疆,回到那片神奇的土地。“我永远相信新疆各族人民的团结和友谊。祝福新疆!祝福各族人民!祝福文化、宗教、不同的风俗习惯和谐共处!”

  自由摄影师库尔班江·赛买提

  让遥远的新疆变近了

  本报记者 王昊男

  2014年10月,随着图书《我从新疆来》的面世,此书的作者,一位维吾尔族80后摄影师,很快成为中外媒体追逐的焦点。在书中,他用真实的镜头和朴素的文字,讲述了100名来自新疆的普通人的故事。亦如他书中的主人公,作者库尔班江·赛买提同样来自新疆,他自己的经历其实就是《我从新疆来》的第101个故事。不久前,在北京一个咖啡馆,库尔班江坐到了记者面前。

  为学汉语出和田

  库尔班江毫不避讳地告诉记者,以前的他打过拳击、卖过烤肉、贩过玉石,小时候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混世魔王”,“偷过邻居家的狗、部队里的猪,离家出走也是常有的事。”

  库尔班江出生在和田,父亲是位做了30多年玉石生意的商人,“父亲告诉我一定要学好汉语。”1998年,库尔班江考上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师范学校汉语专业的中专班,他第一次离开了和田,离开了家。为了学好汉语,到学校后,库尔班江主动提出要和汉族同学一起居住。“大家住在一起都成了兄弟,他们还教我用汉语给初恋女友写信。”

  为了梦想奔北京

  1999年那年生日,库尔班江买了一台凤凰D2000相机,由此开始了他的逐梦之旅。

  就在库尔班江即将毕业之际,他父亲的生意失败,选择了失踪。从给人拍照、开“话吧”,到最后像父亲一样做玉石生意,其间他从没放下过手中的相机。也是在这期间,库尔班江认识了他后来的“干爹”,喜爱和田玉的纪录片摄影师孟晓程。

  2004年,库尔班江终于在河南的一个小旅馆,找到了失踪4年的父亲,而此时的库尔班江自己却陷入了赌博迷途。正在和田拍摄纪录片《森林之歌》的孟晓程夫妇闻讯赶来,邀请他到摄制组做摄像。在父亲的支持下,库尔班江跟随摄制组一头扎进了库尔勒的胡杨林。与纪录片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让库尔班江深深地爱上了这个行业,也真正的找到了自己的梦想所在。2006年,在孟晓程夫妇的帮助下,库尔班江进入中国传媒大学进修。

  带着故事走世界

  毕业后,库尔班江定居北京,参与了包括《舌尖上的中国》在内的很多纪录片的拍摄。

  2009年“7·5”事件发生几个月后,库尔班江被房东“赶出”了家。“个别恐怖分子的暴行,直接影响了在内地生活、工作的新疆人。”

  “暴恐事件后,人们不再那么关心新疆的风光,而是更想知道新疆人的真实生活。”拍一部纪录片的想法油然而生。但由于资金没到位,只好暂时放弃。但库尔班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追踪采访在内地工作生活的新疆人。

  行程数万公里、20多个城市、500多名采访对象,库尔班江一个人完成了一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之前暂时搁置的6集纪录片,也在图书上市后重新启动,目前正在紧张地拍摄制作过程中。

  “由于资金不足,我在网上发起了众筹。”库尔班江说,“没想到很多参与众筹的人,甚至都没有去过新疆,他们用实际行动给了我力量,给了我做下去的勇气。”

  库尔班江经常出国,每次他都会给遇到的人讲他所记录的故事。“我所记录的是新疆人的经历,但讲的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故事。”库尔班江告诉记者,受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和学者联盟邀请,他将在近期到美国哈佛、斯坦福等多所大学巡回演讲,题目是《遥远的新疆——很近的新疆人》。

  语言学家阿不都热西提·亚库甫教授

  我一直把自己看作学生

  余荣华 施怡文

  学术生涯从新疆开始,在北京深造,又远赴日本和德国留学、讲学、教学,先后获得两个博士学位,已获得德国永久居留许可,却于2009年全职回国工作,现担任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院长。

  语言学家、教育部“长江学者”阿不都热西提·亚库甫教授的经历,看似复杂,其实简单而纯粹——在语文学和语言学两个领域开拓钻研,成为国际一流学者,再努力报效祖国、回报家乡。

  远行

  阿不都热西提·亚库甫1964年出生于新疆喀什岳普湖县。维吾尔语是母语,中学选修汉语,在新疆大学就读汉语专业,汉语开启了他的语言研究之路。

  当年,因为学习了汉语,他有机会较系统地学习语言学理论。大学毕业后,阿不都热西提留校工作,并破格得到考研机会,成为新疆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方向通过国家统考、考取硕士研究生的第一位维吾尔族研究生。

  学术视野逐渐打开,阿不都热西提迈出远行的步伐。1993年,他考上我国知名突厥学家耿世民教授的第一批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博士研究生。“我一直把自己看作是一名学生,不断确立新的目标和学习领域。”获得第一个博士学位后,又到日本攻读第二个语言学博士学位,之后,在日本、德国等国从事教学、研究工作。

  归来

  求学是艰辛之旅。来北京,阿不都热西提告别了妻子和只有两岁的儿子。在国外,既要适应当地的生活、文化,更要接轨国际学术规范,缩小学术差距。

  在生活日益习惯、学术得到认可,且通过应聘在德国得到固定学术职位后,阿不都热西提却选择了归来。他2008年回国参加学术会议时,偶然获悉“长江学者”的消息,很快决定应聘。同年获批,次年开始在中央民族大学工作。

  为什么归来?他说:“博士毕业后,未能为母校作多少贡献,一直感到很内疚。这一次,我想是报效母校和祖国的好机会。” 这些年来,阿不都热西提的工作重心完全在国内,在中央民族大学建立了“西域中亚语文学研究”等多支学术团队,培养了一批语言学和语文学领域的青年人才。

  牵挂

  “中央民族大学不同民族师生和睦相处、安心学习的气氛,对我开阔视野、培养开放的性格产生很大影响。”当年的师友,成为他终生的学习目标和学术同伴。无论在哪里,阿不都热西提始终牵挂国内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

  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领域,既有光荣的传统,也面临学术队伍断层等问题。“‘一带一路’建设,尤其是‘丝路人文’建设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机遇。”阿不都热西提说,研究的深入,一定能为提高我国的民族教育水平、推动民族团结、创造和谐社会作出实质性贡献。

  每年都回新疆的他,感受着这里的发展变化,还被新疆师范大学聘为“昆仑学者讲座教授”,每年拿出时间参与教学和科研。虽然全家一起回新疆的机会很少,但心不曾离开。“非常希望家乡稳定、平安,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发展。愿新疆成为现代中国和现代世界最繁荣、最有特色的成员!”

  “新疆妈妈”阿依木汗

  馒头掰开大家吃

  本报记者 朱少军

  “馒头掰开大家一起吃。”这是阿依木汗常说的一句话。

  阿依木汗·乌斯满,是天津滨海新区的知名企业家,天津市新疆商会副会长。她从一个摆摊卖羊肉串的小商贩,到目前拥有两家商贸公司,每年仅新疆优质林果产品的出口额就达到700万元。事业成功之后的阿依木汗投入大部分精力、财力,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同胞。

  1993年以前,家住新疆昌吉的阿依木汗和丈夫阿里木,都还捧着让人羡慕的“铁饭碗”。然而,1993年,怀揣着对大都市的向往,阿依木汗夫妇不顾父母反对,辞去稳定的工作,来到了天津。

  “刚来这儿时,几个人租住在一个简陋的平房里,只有8平方米,一张床、两把椅子。”阿依木汗说,因为没有其他手艺,只能靠卖羊肉串谋生。

  随着天津的快速发展,很多大型百货商场的开业带动了消费。阿依木汗看到商场的人流量这么大,在大洋百货门前的空地上,租了个固定店面开始经营。由于用心经营,味道正宗,在1995年左右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百万元。

  2009年,在许多同行竞相效仿的时候,阿依木汗又琢磨新的经营项目,门面也向周围扩展。富起来的阿依木汗开始借助津疆两地经济互通的东风,将家乡的农副产品出口,并利用自己的优势相继开了两家公司,生意越做越大。

  阿依木汗还有一个响亮的称谓叫“新疆妈妈”,那是很多受她资助的贫困学生对她的尊称。

  阿依木汗捐资助学始于2006年。那一年,她在送女儿入学时,遇到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为营养不良生病,由此产生了助学想法。

  2006年至2012年,她出资4万余元,资助了西北民族大学的6名困难学生,每个月每个孩子资助500元,直到这些孩子毕业。2012年,她与天津市微山路中学新疆内高班签订了10年协议,每年资助5名家庭困难却品学兼优的孩子,每人每月100元生活费。此后又同天津市河北区教育局签订了10年捐资助学计划,两地共计出资12万元,资助10名学生。

  在阿依木汗捐助的学生中,既有维吾尔族学生,也有汉族学生,阿依木汗一视同仁。

  “一个馒头掰成几块,大家一起吃,大家都高兴。如果自己一个人吃,让别人看着、饿着,心里怎么能好受呢?”阿依木汗这样打比方。

  为了帮助外来务工人员和当地下岗职工就业,阿依木汗的店面出租价格总是大大低于市场价格。她自己的公司,还优先安置了60名下岗职工和残疾人。

  谁家的孩子上学入托有困难,她出面协调;谁回家没路费,要多少她给多少,从不打借条;谁闹事,她把他请到家里免费吃住,做调解疏通工作,慢慢地,她成为当地同胞最信任的“知心姐姐”。

  “如果没有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我什么事也干不成。”阿依木汗表示,自己创业成功受惠于政府的帮助,如今她也愿意帮助政府去分担一些工作。

  “切糕王子”阿迪力

  用美食搭建桥梁

  本报记者 侯琳良

  “儿子,好样的!”今年年初,新疆青年阿迪力·买买提吐热的父母,专门到湖南长沙探望儿子。看到儿子的事业蒸蒸日上,两位老人原来对儿子大学毕业后留在长沙抱有的担忧一扫而光。

  眼前这位被称为“切糕王子”的阿迪力,戴着一顶黑色花帽,深目高鼻,在长沙市麓谷的一栋写字楼里,特别显眼。

  不到3年时间,他从一位长沙理工大学的毕业生,成长为一家电商企业的董事长,“维汉合伙人”故事,被媒体追逐报道。

  故事的开始,源自一块切糕。2012年,湖南岳阳估值16万元的切糕事件发生后,切糕成了“坑人”的代名词。

  “切糕没有那么贵,网上卖的切糕图片根本不是我们吃的。”正在长沙理工大学读书的大二学生阿迪力,出生于新疆莎车县,盘算着为记忆中的美食正名。

  在学校附近租下一个房间,买来一口锅,从家乡购进原材料……2012年底,阿迪力和同寝室的汉族同学蒋金亚、学弟蒋春杨,3个人一起在网上卖起了切糕。

  “我们骑电单车送货上门,走遍了长沙的大街小巷。”阿迪力回忆。随着媒体的不断关注,生意越来越红火。2年后,3人大学毕业,合伙成立湖南梦想起航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注册了商标“切糕王子”。切糕卖得很火。2014年5月1日上午,正在登岳麓山的阿迪力,接到小伙伴们的电话:“赶紧来公司,忙不过来了。”正值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播出新疆切糕,淘宝店的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那段时间,公司一天最高能售出20多万元切糕。

  “我们身上集结的民族团结、大学生创业等要素,让我们创业走得比一般人更顺利。”阿迪力说。

  “阿迪力非常踏实、肯干,有很多优点值得我们学习。”合伙人蒋金亚坦言。

  手工制作切糕,一天最多只能做1000多片。面对越来越多的订单,3位小伙伴商量,引进机械化生产。公司从沿海购进了设备,一天产量能够达到5吨。“保证切糕的品质,这是我们创业过程必须坚守的一条底线。”蒋金亚说。

  3位合伙人的故事,持续得到媒体关注。舆论纷纷评价,他们正好承载着我国民族大团结的梦想。

  3位青年并没有忘记对社会的回报。2014年8月,云南鲁甸县发生地震,阿迪力和公司员工长途奔波1200多公里,将5吨切糕送到重灾区。

  阿迪力的维吾尔族身份,让公司在湖南的发展拥有许多绿色通道。目前切糕的生产厂家,是学校和当地政府帮着找的一家糖果公司;遇到燃眉之急,政府帮助联系了50万元的无息贷款。

  目前公司拥有100多名员工,每天销售额达10万左右,截至8月底,完成销售额3000多万元。阿迪力说,今年的目标是实现1.2亿元销售额。

  如今,公司正在搭建一个零售平台,计划把新疆的其他特产,如红枣、葡萄等,销售到内地。“希望我们能成为一座美丽的桥梁。”阿迪力说,希望自己的努力能让更多人了解新疆。

  版式设计:张芳曼 李姿阅

分享:

微新疆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