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60年·新疆记忆:“民工潮”推着乌市长高长大
时间:2015-09-01 | 来源:亚心网 | 作者:王前喜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持续的“民工潮”引发中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浪潮。这股农民“自己解放自己”的流动浪潮,也为乌鲁木齐市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变迁提供了持续的推动力。  

家园60年·新疆记忆:“民工潮”推着乌市长高长大

左图:1983年,乌市沙区汽运司,李锡金在他租住的房子前留影。右图:2015年8月24日,乌市延安路南二巷,李锡金请客人品他泡的茶。豆兴军 摄

  平房顶加堵墙看着像二楼

  60岁的新疆山东商会会长李锡金1978年从老家青岛来到乌鲁木齐,当时的市区到处都是平房,除了鼎鼎有名的八楼外,没有几栋高楼,包括乌鲁木齐以前最繁华的二道桥商场也只有3层。解放南路多是平房,一些从外观看上去好像是两层楼,其实那只是给平房顶加了一堵墙并“安”了窗户,并不是房子。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一栋栋高层拔地而起,那些平房只留存在了人们的记忆里。

  李锡金来到乌鲁木齐后,先是当建筑工人,而后自己拉起了一支建筑队伍,他干的第一个活就是六道湾附近的新疆矿难救援队的集训楼,以后随着资金的不断积累,他又参与了乌市不少标志性建筑的建设。看着乌鲁木齐随着时代的脚步在迅猛发展,很多时候他觉得自己曾为这座城市的建设出过力而无比自豪和欣慰。

  67岁的刘维虎是一名在水磨沟区摆报摊的老人,为了生计1977年从四川绵阳来新疆投靠亲戚,当过建筑工人,后来又在邮电局的一个单位里专门做水泥管浇铸。一直到1995年前后,他才有了自己的房子和家庭。

  在刘维虎的印象里,当时西北路只有邮电局的家属楼是3层楼房,周围几乎都是平房。后来,因为他所在的单位倒闭了,2001年开始,他摆起报摊卖起了报纸。在水区高家庄卖报纸的这14个年头里,他亲眼见证了高家庄自由市场、水磨沟农贸市场的变迁以及东外环的建成。

  用李锡金和刘维虎的话说,他们刚到乌鲁木齐时被称为打工者,而他们中不少人凭着自己的汗水和勤劳成为真正的首府人。

  当年车少道窄如今路宽桥多

  在刘维虎的记忆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首府的柏油路也就市区里有,现在的宝山路、青峰路等几乎都是石子路或土路,就是柏油路,和现在的路也没法比。那时车少路窄,不像现在路宽桥多,车也多。

  刘维虎记得,1984年初,他和几名工友到南门附近玩,晚上8点多回去时,因为没挤上公交车,最后不得不步行回家。当时气温在零下30℃左右,用了1个多小时回到住处的他,浑身多处都冻伤了。

  “主要是那时车太少了。”刘维虎说,那时,只有市区有柏油路,更不用说什么立交桥了,哪像现在路面宽阔平整,立交桥纵横交错的。

  “我来新疆务工的时候,河滩路是双向两车道,和现在就没法比。”51岁的李勇是陕西人,来乌鲁木齐快30年了,现在乌市克拉玛依西街开面馆。他回忆说,当时,他在乌市和平桥3路公交车站附近开凉皮店,租住在活动板房里,冬天必须架炉子。在他的记忆中,和平桥附近的路面并没有多宽,车也不多。再往后,首府的路面变得越来越宽,车也随之多了起来。

  李勇告诉记者,1984年,在吐鲁番当兵的他到乌市出差,给他印象最深的就是,“苏式”的火车站外墙是黄色的,候车厅里的墙是绿色的,还是木地板。

  “我到新疆来就是为了多挣钱,当然看到顾客们吃着咱做的饭点头称赞,也算我给乌鲁木齐的发展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贡献吧。”李勇笑着说,他现在从心里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

  记忆背景

  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有限的土地上富余劳动力越来越多。一部分不满足现状的农民背起行囊,离开家园走天涯、闯天下。于是,农村一度出现了“送出一人,全家脱贫”的景象,也带动了更多的农民源源不断地走出家乡,进入城市,最终涌动成潮。

  这种劳动力的自发调节和平衡,既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欠发达地区农村的脱贫步伐,也极大地支援了发达地区的经济建设。

  记忆风貌

  昔日打工者今日当老板

 

  听说“新疆钱好挣”,李锡金放弃了在老家每月挣37.5元的建筑工作,1978年来到了乌鲁木齐。在这里,他每天可以挣6元钱,连加班费一个月有200元左右。

  李锡金告诉记者,1983年6月,他成立了挂靠在乌鲁木齐县大湾乡知青队劳动服务公司的“集体企业”——建筑二队,用于解决回乡知识青年的待业问题,1986年被当时的县建筑队收编,成立了一个新的公司——乌鲁木齐建筑电力安装公司。

  2007年,北京奥运会奖牌的研发让国人开始更加重视玉制品,这让李锡金看到了无限商机,坚定了转行的信念。2008年至今,李锡金的“景琪玉器”发展成首府第二大玉器加工销售企业,下设4个工作室,有近40名工作人员。

分享:

微新疆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