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阿不力克木·吐尔逊刚刚返城,在乌市的建筑工地上搬砖筛沙子,甚至睡在工地上。国家放宽个体经营政策后,他在街头摆摊卖白糖、布料,服装,城里缺啥就倒腾啥。两年后,他在红山农贸市场租下一间十几平方米的门店,向天山区工商分局申请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开起了拌面馆。
从练摊到开饭馆开酒店,再到多元化发展,53岁的阿不力克木如今已是乌市英吉沙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他的奋斗史也是乌市首批个体户发展的缩影。
上世纪80年代,小西门服装市场初具规模。翻拍/亚心网记者豆兴军
当年干个体遭人笑话
1980年前后,大批下乡知青回城等待安排就业,社会上产生了大量待业青年。不少人借政策东风开始从事理发,修家具,卖小吃,卖小百货等营生,维持生计,第一批城市个体户就这样在街头诞生了。
现年66岁的崔钊源,曾任乌市工商局私营个体科第一任科长。据他回忆,1978年以前,乌市城乡集贸市场基本是空白,连卖葱卖蒜卖鸡蛋甚至卖莫合烟,都要受到限制甚至取缔。1979年,政府按照开放市场距离市中心“宜远不宜近、宜小不宜大、宜少不宜多”的原则,在乌市偏僻的马路、巷道开放了15处临时性的农副产品小市场,阿不力克木等第一批个体户随后开始大量涌现。
“那会儿,私人饭馆几乎没有,都是国营饮食服务公司,都集中在乌市大小十字、解放路一带,主要经营拌面、馄饨,凉面、凉粉等,生意非常好。”阿不力克木回忆说,得知红山农贸市场招商,1983年,他租了间十余平方米的门店,开起了拌面馆,还卖炒面、抓饭和烤肉。
“1.5至2元一份肉拌面,一毛钱一串羊肉,吃的人很多。”阿不力克木说,都是外出办事或下班晚了不愿回家做饭的人,“每天营业收入60至70元。”他说,比当时一些国营饭店的收入还要高,很快,阿不力克木成了亲戚朋友中的“富人”。
“虽然有钱了,但社会地位仍不高,”他说,“当时的人认为个体户都是些没正当工作、没能力的人才去干的营生,有一两年时间,自己在街上遇到熟人都不敢抬头,怕被人认出来,遭人笑话。”
据崔钊源介绍,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乌市个体户比国营企业、集体企业分布广、经营时间长,服务质量好,且缓解了百姓吃饭难、缝衣难,修理难、住宿难、乘车难等社会矛盾,还从事了国营、集体企业不愿涉及的行业和产品,因此,个体户当年对社会起到了很大的拾遗补缺作用,对社会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几经转行逐渐壮大
同样是经营餐饮,乌市和平南路的百年老店——吾吾子羊羔肉却一直到1986年才拿到营业执照。
据吾吾子羊羔肉第四代传人李敏回忆,他爷爷一直在山西巷子附近用推车卖羊羔肉,乌市1984年才实行全国统一的个体营业执照和营业执照副本,所以,政府给他们这些流动摊贩发的一直是占道证,一直到1986年工商部门来检查时,告诉他们要去领取营业执照经营。那时,李家第三代传人,李敏的母亲刘玉珍接手后,他家才拿上了工商局发的营业执照。
但是,在拿到营业执照的十余年里,李家因为人口多达20余口,生活开销大,又在市场摊位卖了很多年,一直到2003年,李家第四代传人李敏接手母亲的生意后,吾吾子羊羔肉才在和平南路有了自己的店面。
如今,和李家一起摆摊卖肉的七八家个体户,有的倒闭了,有的转行了,仅有李家不但在经营本行,而且越做越大,已拥有两处上百平方米的羊羔肉店,李敏说,这其中,不但要靠羊肉的质量和口味,还有李家几代人诚信等经营之道。
和很多个体户不同,阿不力克木认为,自己作为首批个体户,之所以能越做越大,和自己抓住了机遇,顺利转行有很大关系。
上世纪90年代起,乌市酒店业刚刚崛起时,已经有了一些资产积累的阿不力克木在政府的鼓励和帮助下,盘掉了自己的红山农贸市场的饭馆,又贷款3000多万,在五一路附近开起一家近千平方米的私营酒店,成为乌市首家私营酒店老板。
上世纪90年代末,阿不力克木看到小西门服装批发市场建成雏形后,他又陆续在小西门建设了英吉沙一期、二期和三期服装批发市场。其间,他还在库尔勒建设了1.3万亩现代化农场,和5300平方米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在乌苏建起一座现代化屠宰场,2013年又收购了石河子绿洲饭店。
崔钊源回忆,上世纪90年代,个体户素质不断提高,通过多年的教育和个体工商户的自身完善,个体经营队伍的人员结构有了很大变化,由过去单一的社会闲散人员发展到职工家属、待业青年和退休职工,特别是退休职工从事个体经营,大大改善了个体经营的技术素质,同时也改善了个体经营户的政治素质。
工商部门资料显示,经过30余年发展,目前,新疆个体工商户达47.8万户,从业人员78.9万人,注册资金108.8亿元。
记忆风貌
哈萨克族妇女开起第一家服装加工厂
1984年3月,阿勒泰地区第一个哈萨克族个体工商户在布尔津诞生,比扎提的出现对当时占全地区总人口50.4%的哈萨克族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震动。
比扎提的服装加工业以缝制毛皮大衣为主,一年下来生意挺红火,但她不满足。第二年,她带着积存下来的钱,来到牧业转场基地黑流滩办起了民族饭馆和小卖部,不久,她用劳动换来的收入买了一辆卡车,交给儿子跑运输。
在比扎提这批个体户的带动下,阿勒泰的个体经济上世纪80年代有了较大发展。
记忆背景
1982年,乌市个体工商户已由1979年的782户发展到5299户,从业人员7655人、注册资金93万元。其中,农村个体工商业从1981年的162户、263人,发展到706户、1144人,在经营范围上,重点发展了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
1983年,乌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建立了个体经济管理机构,充实管理队伍,完善管理制度,重点扶持发展第三产业,个体经济发展出现了好势头。到1986年,全市个体户已有25466户,从业人员42591人,拥有资金3967万元,营业额达到39299万元。
1991年,乌市共有个体工商户30409户,从业人员44255人,占全市人口的3.45%。其经营方式已由单一的生产经营型向劳动服务型、知识科技型多元化方向发展,行业结构逐步得到调整,趋向合理。
从1981年到1991年,全市个体、私营经济上缴国家的税金达1.8亿多元,带有民族风情的传统手工艺品,成为出口创汇的重要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