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吉克族:在“云端”上守边888公里
时间:2015-09-14 | 来源:新华社 | 作者:李晓玲
  在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的帕米尔高原,帅气的塔吉克族青年拉齐尼是“名人”,今年2月,他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同时被国务院评为“爱国拥军模范人物”。

  此前,拉齐尼的父亲巴亚克曾受到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总理温家宝的接见,国务院在2005年和2009年两次授予巴亚克“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以表彰他一家三代在帕米尔高原义务巡逻,担任部队“牦牛向导”,在高原雪海守护边境线的感人事迹。

  位于帕米尔高原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是我国唯一的塔吉克族自治县,这里与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以及克什米尔地区接壤,边境线长888公里,也是我国唯一一个与陆地三国接壤的边境县,距离首府乌鲁木齐市有1700多公里。

  在雄伟的帕米尔高原上,有一个叫红其拉甫的地方,塔吉克语意为“血染的通道”。红其拉甫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氧气含量不足平原的一半,风力常年在七级以上,最低气温达零下40多摄氏度,被称为“死亡之谷”。

  驻守在这里的红其拉甫边防连有一条全军陆地巡逻路线最长,也是全军唯一因地势险要不能乘车、骑马的巡逻线。红其拉甫边防连只能依靠素有“高原之舟”之称的牦牛作为巡逻的交通工具。

  “这条巡逻路线往返一次最少也要3个月时间,路上还经常发生雪崩、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如果没有经验丰富的向导,巡逻队伍将寸步难行。从1949年开始,塔吉克族牧民凯力迪别克就自告奋勇,主动为部队义务当向导。凯力迪别克一家的传奇历史从此揭开了序幕。”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县长地力毛拉提·依布拉音告诉记者,在此后的23年间,凯力迪别克无怨无悔地带领边防官兵走遍红其拉甫边防线的每一道山沟、每一条河流、每一块界碑。跟随着老人步伐,他的儿子巴亚克、孙子拉齐尼也先后走上了高原巡边路。

  与拉齐尼一样,在巍巍慕士塔格冰山雪峰下,在艰险崎岖的千里巡逻线上,越来越多的塔吉克族牧民义无反顾地接过父辈们手中的鞭子,骑着牦牛行走在常年冰雪覆盖的边境线上,成为一个个不穿军装的边防军人,几十年如一日为祖国的边防安全义务巡逻,他们朴素的话语让人动容:“边防部队的官兵们日夜巡逻在边境线上,让祖国的边关得以安宁,牧民得以安居乐业,我们为他们带路,只是做了一个塔吉克族边民应该做的事情。”

  如今,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和“中巴经济走廊”战略不断推进,古称“葱岭”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南道出海口和“中巴经济走廊”的咽喉要道,承担起了新疆东联西出、西进东销主要国际通道的历史责任。

  与此同时,“一县邻三国”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还面临着暴恐人员潜入和枪毒走私的严峻形势。在“云端”守边护边,让888公里边境线成为铜墙铁壁,成了塔吉克族牧民的共同心愿。

  地力毛拉提·依布拉音说,在帕米尔高原,每一个牧民就是一个义务护边员,每一个牧民家庭就是一个“前哨班”,他们守护着国家的边境,表现出崇高的爱国热情,这也是塔吉克族被誉为“戍边民族”的原因所在。

  多年前,电影《冰山上的来客》谱写了帕米尔高原军民共同守护边疆的赞歌,如今歌声绵绵,护边的塔吉克人几十年来传唱不止

分享:

微新疆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