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老照片吸引了众多参观者。
“老照片,是对过去生活的追忆。其背后是岁月的沉淀、时代的缩影。每张老照片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承载着一段历史。”82岁的老人杨智看着一张张黑白照片感慨着。
自治区60年成就展自开展以来,黑白老照片一度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10月14日,一幅幅展示火车南站、人民广场、南门、人民电影院、红山等乌鲁木齐标志建筑物的老照片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
往昔一张张黑白老照片把人们的记忆拉回了60年前。参观者们有的三五成群的挤在老照片前,回忆着、对比着、感怀着;有的对着照片取出相机,拍回去留作回忆;有的则叫来儿女一起抚今追昔。
参观队伍中, 83岁的老人袁国祥仔细地看着每一张照片,生怕会漏掉哪一张。
“照片上的火车站、人民广场、红山等都是我们乌鲁木齐人记忆最深的地方,看到这些照片,我非常高兴,老照片中有几张照片还是我拍的呢!”袁国祥流露着喜悦与自豪。
袁国祥17岁来新疆当兵,在新疆生活了66年。那时候他居住在北门附近,在他的印象里,当时房屋破旧不堪,道路狭窄难行,没想到,现在已是高楼林立、商贸繁荣、景致迷人。
“变化很大,比不了啊!比不了!” 袁国祥感叹着!
照片墙上展示的《上世纪70年代的乌鲁木齐火车站》勾起了郭淑梅的回忆。
上世纪70年代的乌鲁木齐火车站是什么样的呢?只见老照片中的车站只有两层楼那么高,车站背后是荒山,没有树,也没有草,车站前停放着五辆小巧的公交车,人并不多。
郭淑梅说:“我从小在火车站附近长大,我们家周围都是平房,平房周围是菜地,当年可是一条像样的公路都没有,出行更是不方便。”
郭淑梅与火车站的故事还得从她十岁那年说起。十岁那年,郭淑梅第一次坐火车,硬座,老式的绿皮车开了四天四夜载着她从乌鲁木齐到沈阳。
郭淑梅回忆说:“那时的感觉是既新奇又兴奋,但是新鲜劲儿过了之后,我就开始盼着赶快下车,车厢嘈杂、拥挤、味道难闻。一天,两天,三天,第四天到北京转车,真是太远了,太累了!”
郭淑梅说:“现在多好!飞机、火车、动车这么多的选择,交通很方便,环境也舒适。动车刚开通的时候我就带着家里的老人去吐鲁番看杏花、到石河子看桃花。”
如今郭淑梅在新疆国际商贸城工作,现在这里已经成了集商贸、物流、文体、批发为一体的基地与中心,是有名的乌鲁木齐火车南站商圈。
除了火车站之外,乌鲁木齐的公交车同样让郭淑梅印象深刻。
郭淑梅指着照片说:“有一句歌词唱的是‘停靠在八楼的二路汽车’,你看这就是当时的2路汽车,现在改成了BRT1号线,真是一个美好的回忆!”
“我本来还没有这么深刻的感受,今天来看了成就展,新老照片一对比,不得不感叹新疆的变化大啊!” 郭淑梅说。
“这张有故事,这张也有……小时候我经常在这里游泳,睹物感怀啊!”61岁的宋艳看着老照片《红山游泳池》跟老伴说。
宋艳清晰的记得,游泳池分为深水区和浅水区,深水区大概三米,浅水区大概一米五,旁边是和平渠。
宋艳说:“当时的红山游泳池就像照片上这样,我十岁的时候,就在这个游泳池里瞎扑腾,扑腾着、扑腾着就在这学会了游泳。那时我们的活动很单一,也就是冬天在西公园滑冰,夏天在红山游泳池游泳,当时全乌鲁木齐就这么一个游泳池,我们也喜欢结伴到这来玩。”
宋艳坦言现在的生活她很知足。她说:“我退休了之后,没事喜欢去舞蹈队跳舞、去KTV唱歌,去南山徒步采风,活动丰富多彩,特别有意思,退休的生活就是享受的生活。”
新疆大学学生王雪娇说:“我虽然没见过当时是什么样,但我通过老照片与现在一对比,才感受到原来60年的发展变化这么大。”
“原版老照片,留存着历史行走的痕迹,这些照片犹如一面面镜子,展示了60年前新疆的往昔,展示了新疆60年来的沧桑巨变,令人难以忘记。”乌鲁木齐市民宋菲菲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