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坚守照亮高原路

2025-11-26来源:新疆日报

石榴云/新疆法治报记者 周妤羲 通讯员 依拉木

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帕米尔高原,寒风如刀、氧气稀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辅警阿力木江·阿马尼拉已坚守八年。从2017年11月参加工作至今,他身兼内勤、宣传员、外勤多职,常年奔波排查辖区3200公里国道与乡村道路,用心用情服务每一位群众,以“事事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创造不凡业绩——连续获得县公安局考核优秀,先后获得喀什地区“优秀辅警”、全区公安机关“百佳辅警”等多项荣誉,用汗水与坚守诠释了新时代辅警的责任与担当。

作为大队“全能管家”,阿力木江的内勤工作从无差错。每天天不亮,他的办公桌上就已堆起待核的报表、待写的材料,键盘被八年时光磨得发亮,鼠标垫上的指痕深浅交错。大到车辆调度、后勤保障,小到办公用品补给、交通违法数据的梳理,他事事细致周全,“大队是家,家里的事绝不能马虎”。

拿起相机,他是藏在镜头后的宣传员。阿力木江总说“战友们的辛苦不能被辜负”,于是顶烈日、冒风雪跟着外勤民警跑遍高原路口,抓拍疏导交通、抢险救援的瞬间,把这些画面剪成短视频、写成宣传稿,让更多人看见高原交警的担当。

为了让宣传接地气,他自学国通语和多种少数民族语言,将交通法规编成顺口溜、绘成漫画,每年提前备好宣传材料,深入乡镇、企业、学校开展活动百余场。每日护学岗上,他提前半小时到岗,牵着孩子们的手过马路;偏远乡村的泥泞路上,他用真实案例给群众宣讲,八年覆盖群众上万人次。

穿上反光背心,他既是道路排查的“铁脚板”,也是为民解忧的“暖心人”。辖区道路蜿蜒曲折,国道穿戈壁、乡村路绕山崖,部分路段一个急弯连一个急弯。尤其是盘龙古道,数百个弯道盘旋山间,对司机经验和车辆性能都是极大考验。阿力木江每周都会驱车数百公里,徒步穿梭在各个路段,排查路面状况、标记风险点位,八年里累计行程超15万公里。

2024年9月19日,阿力木江联合多部门开展道路安全排查时,在盘龙古道中段发现一辆外地车辆停在弯道处,司机满脸焦灼。经询问得知,车主是来自哈尔滨的游客,第一次走盘龙古道。面对连续急弯和陡坡,他越开越慌,不敢继续前行,同行的家人也面露惧色。了解情况后,阿力木江先安抚好游客情绪,仔细检查车辆状况,随后果断说:“你们放心,我来开,送你们到出口。”他熟悉盘龙古道每一个弯道的角度、每一段路面的情况,稳稳地握着方向盘,在狭窄的山路上谨慎行驶,历时两个多小时,安全将车辆和游客送到盘龙古道出口。临别时,游客紧紧握住他的手连声道谢。几天后,阿力木江收到了这位哈尔滨游客寄来的感谢信和锦旗,锦旗上“忠于职守,有求必应”八个字,充分表达了这位哈尔滨游客对他的感激之情。

日常路面勤务、重大交通安全保卫任务中,阿力木江始终冲锋在前。2023年暴雪封路的场景,至今仍是同事们难忘的画面。当时多条路段被积雪封堵,最深处达半米,车辆无法通行。阿力木江和战友们连续多日在风雪中坚守岗位,撒盐除雪、疏导交通、救援受困车辆,双手和双脚冻得麻木,却始终咬牙坚持。

八年光阴,初心如磐。从内勤的细致严谨到宣传员的热忱坚守,从3200公里道路的徒步排查到盘龙古道的暖心代驾,阿力木江把青春熔铸在高原公安事业中,用“八年考核全优”“多项荣誉加身”的实绩,证明了平凡岗位上的不凡力量。他就像帕米尔高原上的红柳,扎根戈壁、迎风而立,用默默付出温暖着每一位群众与游客的出行路,书写着一名“百佳辅警”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