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宋海波
“即便已经跳了17年舞,出演《龟兹》却让我感觉到仿佛又从零开始了。”11月8日,上海文化广场的舞台上灯光渐隐,舞剧《龟兹》首演圆满落幕,主创团队与观众面对面展开创作分享。来自新疆艺术剧院的非路热·伊力亚尔站在台前,语气中难掩激动。这部凝结3年时光创排的作品,会聚来自不同地域、不同专业的艺术工作者,在传统与现代之间,重现龟兹乐舞艺术光彩。
“在课堂上学习中国舞蹈史的时候,龟兹乐舞对中国古典舞的深远影响,就曾深深触动过我。”总编导佟睿睿与“龟兹”的缘分始于3年前。创作初期,她带领团队多次奔赴新疆,几乎重走了当年鸠摩罗什与玄奘在西域留下的足迹。在浩瀚的荒漠中,大家切身感受着行者仅凭信念穿越绝地的毅然与坚决。
“恶风穿透身体时,才懂玄奘口述心经求生的力量。”佟睿睿的感悟,成为舞剧精神内核的源头。采风回来后,她与中央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韩子勇反复研讨,最终确定以鸠摩罗什、玄奘两位行者的跨时空共鸣为线索,串联起“在地的龟兹”与“行走的龟兹”。
创作的难题接踵而至。新疆演员擅长热烈奔放的舞蹈,但不少人缺乏舞剧表演经验,尤其是要还原壁画中静态的美感。为此,主创团队开启长达半年的封闭集训,组织40余位演员系统学习芭蕾、古典舞与现代舞。
这份从零开始的磨砺,最终在“般若世界”的篇章中绽放:14位女演员在极慢的节奏中气韵贯通,连眼神的流转都精准控制,于至静至缓间,将枯燥严苛的形体训练,淬炼成舞台上震撼人心的精神之舞,成为了全剧亮点之一。
舞台呈现的每一处细节,都藏着主创的匠心。剧中鸠摩罗什与玄奘的视角交织,既有身临其境的“行进”,也有超然物外的“凝望”,最终汇成一段跨越时空的诗意共鸣。
编剧韩子勇将深沉的历史感注入剧情。“在创作舞剧《龟兹》时,我深信历史是民族的根脉,深入鸠摩罗什的内心世界,书写的不再是教科书上的高僧,而是一个有血有肉、充满挣扎与坚守的生命,展现其命运的多彩与深邃。”
首演落幕时,鸠摩罗什翻译的“世界”“慈悲”等词汇随字幕浮现,与当代“苏幕遮”的狂欢场景交织。佟睿睿说,3年采风创作,已让团队读懂龟兹,“它是中国的,因为早已融入中华文化肌理,它也是世界的,因为文明的交融永远动人。”这部踏沙寻路而来的舞剧,终以艺术之名,让龟兹历史在舞台上完成跨越时空的对话。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9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