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稳中有进 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

2025-11-05来源:新疆日报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马伊宁

在天山南北广袤大地,一幅幅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正在铺展。前三季度,新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这份成绩单背后,是新疆紧扣“强基、提质、增效”主线,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布局。

生产稳中有进 发展根基稳固

在塔里木盆地深处,塔里木油田阿克莫木气田超临界二氧化碳回注工程自8月底投运以来,累计将超1万吨二氧化碳封存于地下,为油气田绿色开发提供更多可借鉴的经验。

与此同时,新疆最大井工矿——中煤集团新疆能源有限公司哈密大南湖七号煤矿正式转入生产矿井序列,有效保障疆内煤炭稳定供应;哈密鼎新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延东铜矿项目安全设施设计获批,预示着新疆最大铜矿企业将崛起……

这些重大项目的落地实施,犹如强劲引擎驱动着新疆工业经济稳健前行。

自治区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斌介绍,前三季度,新疆工业经济延续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多数行业、产品实现增长,产业升级扎实推进。

前三季度,全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1—8月提高0.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制造业、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9%、6%、3.2%。40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2个行业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达到80%。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3.1%、6.6%、7.6%。其中,民营企业表现亮眼,规模以上工业民营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8%,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5个百分点。

产品放量增长 行业多点发力

前三季度,在统计的387种主要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中,243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增长面达62.8%。

新疆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以产业升级为主线,以创新驱动为引擎,以营商环境为保障,在产业集群建设、科技创新突破等领域精准落子,传统能源稳供有力,有色、化工等行业协同发力,凸显出工业发展韧劲。

9月20日,中国石化塔河炼化有限责任公司炼化一体化项目在库车市开工。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将现有150万吨/年炼油装置扩建至500万吨/年,与原有350万吨/年炼油装置合计形成850万吨/年炼油能力,新建80万吨/年乙烯、80万吨/年芳烃联合生产装置及下游深加工装置等设施,初步计划于2029年全部建成。项目建成后将打通“一滴油”到“一块布”链条,为南疆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在昆仑山北麓,和田昆冈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6月30日投产的新疆昆仑锌业有限责任公司67万吨铅锌冶炼项目,构建起“采矿—选矿—冶炼—固废资源化”全产业链,初步形成碳酸锂生产、有色金属冶炼等产业集群。

前三季度,从重点行业看,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个百分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9个百分点,原煤产量4.01亿吨,产量居全国第4位。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9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8个百分点,原油产量2541.53万吨,天然气产量318.95亿立方米,产量均居全国第2位。

产业稳步推进 结构持续优化

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绿色转型,已成为新疆激活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一招”。天山南北的企业正向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节能装备、低碳产品、数字技术等不断拓展出新场景、新产业,逐步成为工业发展新引擎。

今年,全疆首个钠离子储能设备技术试点项目——甘泉堡400兆瓦/1600兆瓦时混合电化学共享储能项目实现部分并网,标志着新疆在新型储能领域迈出关键一步。整个项目预计今年12月全面投运,建成后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约12万吨,将大幅提升新疆电网的调峰能力与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

眼下,在哈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部循环经济产业园,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醋酸综合生产基地全面进入产能释放阶段。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形成“煤—醋酸—醋酐—高端聚合物”垂直产业链,为西北地区新材料产业提供关键支撑,并有望带动下游精对苯二甲酸、醋酸乙烯等产业落地。

自治区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新产业保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个百分点。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3.8%、20.6%、10.4%、8.6%。绿色产品供给增势较好。风力发电机组、变压器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3倍、41.5%。

“下一阶段,要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巩固拓展工业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刘斌说。

这份“稳进提质”的答卷,不仅为新疆工业强基提供了支撑,更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注入了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