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谢慧变报道:为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破解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产业化应用的瓶颈,自治区科技厅近日启动2025年度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以下简称“中试基地”)认定工作。这是新疆首次开展此类认定,标志着全区科技成果转化基础设施建设迈入规范化、系统化新阶段。
中试是科技成果从技术产品化到规模化量产前的关键环节,涵盖工艺熟化、工程放大和产品验证等内容,是连接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核心桥梁。近年来,新疆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但中试服务能力不足、转化效率不高等问题仍较突出,成为制约成果落地的重要“梗阻”。此次中试基地认定旨在通过系统化布局,为科技成果走上生产线提供核心支撑。
根据自治区科技厅日前发布的《关于开展2025年度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认定工作的通知》,申报主体须为在自治区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且需满足多项条件:正常经营满2年,无科研失信记录;拥有不低于500平方米的中试场地及配套设施,关键核心设备仪器原值不低于1000万元;至少开展过5项对外中试服务项目;具备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2年以上的技术带头人及专业团队。此外,涉及生命科学、医学、人工智能等科技伦理敏感领域的单位,需设立科技伦理(审查)委员会。
申报单位需通过自治区相关厅局、地州市科技局或国家级园区管委会等推荐单位审核。通过认定的中试基地,将聚焦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为技术熟化、工艺改进、样品试制等提供专业化服务,助力相关产业技术升级。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9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