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中国·新疆丨夫妻护边员:扎根边境 守好家园

2025-10-29来源:天山网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白素君

  10月24日,阿拉套山的风呼呼吹个不停,欧龙巴依尔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先到院子里擦拭那辆陪伴自己多年的摩托车,之后,再麻利地把望远镜、馕饼和开水装进背包,和同事一起开展巡边工作。

  58岁的欧龙巴依尔是温泉县扎勒木特乡浩图尔哈队的护边员。阿拉套山边上的一座执勤房就是他和妻子的家。两人在此生活了8年。

10月24日,欧龙巴依尔和妻子欧托哈在执勤房后院合影。楠登摄

  执勤房有80平方米,是客厅和卧室一体的布局,厨房与执勤的护边员共用。“能住在这么好的房子里,我很知足了,以前爷爷和爸爸巡边时,住的是土坯房、蒙古包,没水也没电。现在,水电暖齐全,还有网络和监控设备,院前能种菜,院后能养殖。”欧龙巴依尔说,每天的日子都过得充实又忙碌。

  “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守好脚下的每一寸土地。”欧龙巴依尔说。

  20世纪50年代,欧龙巴依尔的爷爷响应号召,把自家蒙古包扎在了边境线上,一边放牧,一边守边。春天,牧民们的牛羊还没上山,他们已经来到扎勒木特乡夏牧场。入冬了,等牧民下山,他们才撤离。

  欧龙巴依尔说,20世纪70年代,爷爷因体力不支,爸爸达尔加接过马鞭,继续巡边守边。自己也习惯了黏在父亲身边,当忠实的小跟班。“我积累了丰富的巡边经验,夏天能熟练抵御蚊虫叮咬,冬季会有效防范严寒侵袭,即使途中遭遇野狼等,也能沉着避险。”

  日子一天天过去,有人建议欧龙巴依尔去城里打工,欧龙巴依尔总是说:“这是我们的家园,必须守好。”

  1985年,欧龙巴依尔接替了父亲的工作。经历了搬家、结婚、生子,他一边放牧一边巡边守边。2017年,为了支持他,妻子欧托哈辞去城里的工作,也成了一名护边员。

  “边境上哪片草长得茂盛,哪条沟壑危险,我都能指出来。”欧龙巴依尔说,遇上刮风下雨,别人都往屋里躲,他和同事要往边境上跑,担心牛羊在途中遭遇危险;冬天遇上暴雪天气,他们也会坚持巡边。

  2019年,欧龙巴依尔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2025年,夫妻俩获“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这份荣誉不仅是对夫妻俩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欧龙巴依尔家三代人“守土有责、护家有爱”文明家风的褒奖,“能得到大家的认可不容易,只要组织和乡亲们需要,我愿意继续扎根边境,干好本职工作。”欧龙巴依尔坚定地说。

  执勤之余,两人要么打理果园,要么参加义务宣讲活动,“戍边是责任和使命,更是刻在血脉里的传承。如果爸爸还活着,看到我做的一切,一定很欣慰。”欧龙巴依尔说,守好了脚下的土地,等于守住了一代代人的信念。

  欧托哈说,女儿和亲戚劝说他们夫妻俩到城里安享晚年,但他俩谁也没动摇。在他们心中,家乡的山、一草一木,甚至从山上吹来的风,都承载着难以割舍的感情,正是这份对故土的眷恋,给了夫妻俩继续扎根边境的动力和守好家园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