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天山行”深入天山南北—— 播撒安全种子 守护新疆秋实

2025-10-20来源:新疆日报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杨舒涵

深秋新疆,瓜果飘香,关乎千家万户平安的“安全生产天山行”正穿梭于南北疆的企业、村队、社区之间。自4月启动以来至10月中旬,这场由自治区应急管理厅牵头组织的系列活动,以其生动详实的内容、贴近生活的形式,将安全生产的种子播撒进各族群众心田,凝聚起“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社会共识。

直击人心 凝聚安全共识

10月15日,北疆的阿勒泰已经进入冬季模式,在位于哈巴河县的新疆鑫旺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机器的轰鸣声暂时让位于一场关乎生命的宣讲。

宣讲团采取“案例警示+法规知识+科普讲解”的创新形式,深入宣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逐条分析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刚性要求,员工们神情专注,沉浸于宣讲内容之中。

在托里县招金北疆矿业有限公司的宣讲现场,当屏幕上闪过那些生命消逝瞬间的灾祸画面时,该公司党群事务科工作人员王伟的内心被深深撞击。原来“危险从来不是抽象的词语”这句话,是整个“安全生产天山行”活动在新疆广袤土地上刻下的最深印记——那些曾被忽视的日常安全细节,正被重新唤醒于企业车间、牧区村落、社区巷陌之间。

“专家们带来的不仅是法规知识,更是血泪教训换来的宝贵经验。”喀什天山水泥公司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梁军年感触很深。8月中旬,“安全生产天山行”宣讲团来到喀什,作为安全生产的负责人之一,梁军年全程认真聆听,深受触动。他说,宣讲为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指明了方向,公司会将安全生产融入血脉,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培训、根除隐患,确保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多元形式 深耕安全理念

安全意识的培养从不满足于被动接受。在额敏县东海加油站,上演了一场应急演练。员工们迅速行动,模拟事故扑救与紧急疏散,动作敏捷而有序。旁观专家们的即时点评如精准手术刀,修正细微操作,加固企业应急堤防。

额敏县糖厂员工朱琳娜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规程豁然开朗。“原来在狭窄密闭的空间,必须进行通风,确认气体安全性后,才能进行作业。”朱琳娜感叹,操作规程不是墙上冰冷的条文,而应成为每位员工心中的铁律。

最具冲击力的是那些触目惊心的事故案例:鲜活的生命如何因一时疏忽而消逝,幸福的家庭如何因忽视安全细节而瞬间崩塌。新疆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安全讲师王一帆的专业讲解和安全生产事故分析,让每位员工认识到,安全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作为一名安全员,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杜绝三违行为,做到眼勤、腿勤、嘴勤,深入排查隐患,确保安全生产万无一失。”看完专家精心准备的事故案例,新疆赛尔能源矿业有限公司六矿分公司安全检查员赵彦高心有余悸地说。

扎根基层 共筑安全防线

安全问题也存在于广大农牧区。

在托里县多拉特乡吉也克村,宣讲员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燃气泄漏、一氧化碳中毒这些潜在“杀手”,具象成村民眼前可感可防的危险。该村治保主任米尔班·托列吾听后感慨道:“消防、交通、群众用火用电……每一处细节,大家都忽视不得。”

10月16日,当安全警示教育片播放到人员从高处坠落的瞬间时,阿勒泰市拉斯特乡拉斯特村村民迪丽娜尔·沙合达提捂着眼睛不敢看,“我们冬天会上屋顶清雪,这次牢牢记住了,不系安全绳,绝不上房顶。”

温泉县博格达尔镇博格达尔路社区干部夏立霞在警示教育中收获很多,她学到了“一氧化碳中毒”识别与创伤急救技能,她说:“安全常识要真正融入生活才行。”

“自治区‘安全生产天山行’活动深入基层、直面群众,是一场普及安全知识的‘及时雨’,必将有力提升全民的安全意识与应急能力。”阿勒泰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副局长薛盼盼表示,将以这次活动为契机,不断深入开展安全宣传“五进”活动,用各族群众听得懂的语言普及安全和防灾避险知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织密全市安全“防护网”。

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安全生产监察专员孟献业表示,这次“安全生产天山行”活动历时半年,由矿山、燃气、工贸等领域组成的专家团走遍南北疆,深入企业、社区、村镇等地,通过案例警示、法规宣讲、安全演练等多种形式,使安全宣传工作深入基层,让“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