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曹华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主题成就展上,裸眼3D、三维立体投影、AI图像复活等“声光电”多媒体技术的综合运用,让历史“活”了起来,带领观众沉浸式感受新疆辉煌七十载。
走进展厅,一张记录哈密铁路通车的黑白老照片在眼前“动”了起来——蒸汽机车喷吐白烟缓缓前行,站台上的人们热烈鼓掌,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连飘扬的旗帜也重现了当年的生动场景。
“我们运用AI技术对老照片中的人物进行处理,再结合3D建模,让画面动起来。”负责本次布展的上海风语筑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师刘海健介绍,团队对老照片中的每一个元素都进行了精细还原,前后历时三个月反复调试,才最终将这张承载历史记忆的照片生动呈现在观众眼前。
在天山百货大楼展区的大众照相馆单元,观众排起长队拍照。站在绿幕前,可以选择不同年代的服装,与长城、天安门或乌鲁木齐老建筑背景合影。拍完后,系统自动将人物与老照片融合,生成一张充满时空穿越感的纪念照。
“我们特意研究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服装样式,力求还原真实的时代风貌。”刘海健说,拍摄的照片实时显示在滚动屏幕上,观众还能扫码下载至手机,即时分享这份独特的怀旧体验。
在喀什古城沙盘前,白色模型配合三面墙投影,通过三维立体投影技术,生动展现古城的变化。灯光巧妙营造出新旧对比,直观呈现新疆城市建设的进步历程,给观众带来极具冲击力的视觉体验。
不远处,果子沟大桥模型配合春夏秋冬背景变化,带来沉浸式视觉体验。按下按钮,桥上的车辆立刻开动起来,生动展现了这座山区现代化桥梁的繁忙运输景象。
在“童绘新疆”互动区,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在电子屏幕上为获奖美术作品填色,通过趣味涂鸦,孩子们在创作中潜移默化增进认知。
在“铸牢之炬”互动区,观众纷纷留下对新疆的祝福。“七一勋章”获得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劳模、烈士的感人瞬间图片在屏幕上旋转展示,二十条不同民族的祝福语向上滚动,汇聚成一道温暖人心的风景线。
十二木卡姆乐器展示区设计别具一格。观众只需轻触玻璃上对应的乐器名称,顶部的感应装置便会触发该乐器的原声音效,既保护了珍贵乐器,又能让观众听到悦耳动听的民族音乐。
“我们采用了类似非接触式触摸互动的红外感应技术。”刘海健介绍,这一创新设计还加入了二胡等乐器。
今年2月,中国石油集团宣布,我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成功完钻,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垂直深度井。为再现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展厅运用裸眼3D技术营造出钻探头不断向地心深入的震撼场景。随着钻探深度数据的变化,地球亿万年地质历史在观众眼前层层展开,带来极强的视觉与认知冲击。
“此次展览中,‘声光电’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占比达70%左右,通过现代多媒体展示与传统展板图片相结合,我们力求呈现最真实、最生动的新疆巨变。”刘海健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主题成就展历时7个月精心布展,展出图片1600余张、实物和模型1400余件、多媒体视频和场景还原等150余个。从前期构思到最终呈现,投入人员超过300人,工程、平面设计、策划、多媒体等多个团队紧密协作,共同打造出这场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的展览盛宴,全景式展现自治区70年来的辉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