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黑宏伟
9月中旬,在北京举行的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新疆代表团携14家本地优质企业精彩亮相,集中展现新疆服务贸易的发展实力与开放姿态。截至展会收官,新疆代表团现场接待客户2180人次,4家企业与11家机构及企业达成合作意向,为新疆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服贸会不仅为新疆提供了展示产业优势的舞台,更是链接全球资源、深化合作共赢的桥梁。当前,新疆服务贸易正呈现蓬勃发展态势——2025年上半年,新疆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12.38亿美元,同比增长39.1%,增速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文化服务
跨区合作助优秀节目“出海”
文化服务贸易,是2025年服贸会新疆代表团最亮眼的名片。
在新疆展区,《疏勒乐·火凤》乐舞表演始终是现场的“文化焦点”——婉转的古筝、灵动的琵琶、古朴的箜篌与筚篥交织,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学子依据唐代乐谱编创的乐舞片段,让北京市民张春峰直呼“震撼”。“表演太投入了,传统乐器有了新表达,既身临其境又耳目一新。”他说。
《疏勒乐·火凤》并非偶然的文化展示,而是新疆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作为“疏勒乐”探源发展项目的核心成果,该作品以2023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古典音乐体系构建研究》为理论指导,完整呈现疏勒乐从源起、发展、巅峰到当代传承的千年脉络。服贸会期间,近20场展演不仅让观众领略到中国古典音乐的博大精深,更让新疆多元文化的独特魅力深入人心。
“我们希望通过服贸会,让疏勒乐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该项目负责人、新疆天山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毅表示,借助服贸会平台,企业已与3家北京文化传播公司、2家海外演出机构达成合作,计划将新疆特色文化节目推向全球,让更多人看见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
从乐舞展演到影视输出,从本地企业发力到跨区域合作,新疆以文化为纽带,在服贸会上搭建起“中国故事、新疆表达”的国际传播桥梁,让多元文化成为服务贸易的亮眼名片。
去年7月《我的阿勒泰》正式在哈萨克斯坦7频道开播,讲述着文秀和巴太的故事。这部剧正是由中国广电新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推广“出海”,该公司为新疆文化“出海”搭建了更坚实的平台。
作为新疆唯一入选2025—202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的企业,该公司运营的《Bawrsak(包尔萨克)剧场》,已成为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后中哈首个影视文化交流项目,去年已通过阿拉木图电视台及新媒体平台,向哈萨克斯坦观众推送《山河新疆》《伊犁河》等优秀剧目,将多姿多彩的大美新疆生活画卷推广到海外。
“此次参加服贸会,希望以影视为媒介,让更多国外观众了解中国的发展与文化,了解更多新疆的优秀剧目。”该公司国际传播部工作人员乌兰·托乎塔生介绍。
文化“出海”的路上,新疆还迎来了合作伙伴。四川语言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商务总监李鑫表示,该公司作为国内体量较大的翻译机构,已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频道等在宣传片、纪录片领域有合作,此次参会希望与中国广电新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携手。“通过多语言翻译与配音,助力新疆优秀剧目更好‘出海’,讲好中国故事。”他说。
技术服务
产业优势成为合作机遇
“新疆在石油石化服务领域的绿色低碳技术非常领先。”服贸会上,四川客商陈仕忠驻足新疆能源企业展区,对新疆企业提供的智能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绿色炼化一体化解决方案表现出浓厚兴趣。
在石油石化服务领域,新疆企业推出智能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绿色炼化一体化解决方案,推动能源服务向“技术+环保”转型。
新疆贝肯能源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主营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和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工程技术一体化服务等。近年来,该企业在服务贸易上持续发力。目前,依托高质量的产品、技术和服务,企业已经在中亚、东欧等海外市场实现新突破,国际业务规模持续扩大。
“产业优势正在转化为合作机遇。新疆石油石化产业的先天优势,让企业得到了更大的技术进步。”该公司副总裁李元军表示,服贸会的平台作用有助于企业更好开拓国内外市场,向其他企业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及业务发展模式,获取更多行业动态信息和市场信息。
服贸会正在成为各地共享发展机遇、促进产业增长、强化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新疆的目标很明确——要为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更丰富的投资机会、更宏大的发展舞台。
此次服贸会,新疆代表团紧扣“开放引领发展 合作共赢未来”主题,通过石油石化、软件信息、节能环保及新材料、文化贸易、现代物流、服务贸易新业态六大板块的精准展示,让产业优势转化为合作机遇。
服贸会现场,新疆企业凭借前沿科技与创新服务的精彩展示,锁定观众的目光;展区之外,新疆紧锣密鼓地安排了一系列推介会和洽谈会,力求在服贸会充分展现实力,取得丰硕成果。
9月10日,新疆专场推介会在北京市华北宾馆同步举行,来自京津冀地区的知名企业、商协会代表共同参会,深入了解新疆服务贸易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并就跨区域合作进行广泛交流。众多企业对新疆的投资机遇表现出了浓厚兴趣。
自治区商务厅党组书记李轩说,希望推动新疆优质企业和参会企业深入交流、增进合作,带动服务贸易加快发展。同时,新疆将持续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数字服务
助力业态拓展和制度创新
软件信息板块是本届服贸会新疆代表团的“吸睛亮点”。新疆兄弟联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展示的跨境电商服务平台、智慧安防系统、大数据分析应用等产品,凭借接地气的功能设计和高性价比的服务优势,赢得了现场观众和采购商的广泛关注。
“我们的跨境电商服务平台已覆盖中亚五国主要城市,能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外贸综合服务,帮助新疆特色产品更便捷地走出国门。”该公司董事长陈龙仁介绍。
依托服贸会平台,新疆兄弟联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已从单一的跨境电商商品服务,拓展到医疗服务、文化贸易等领域,其对俄跨境医疗平台、“中国之窗”国际数字化文化贸易营销平台连续两年入选商务部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今年服贸会上,该公司还与相关高校和医疗机构签订了合作备忘录,进一步拓宽了国际“朋友圈”。
作为新疆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新疆自贸试验区自设立以来,持续深化制度创新,为服务贸易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新疆自贸试验区各片区结合产业定位,积极发展服务贸易新业态,如乌鲁木齐片区继全疆首单飞机保税维修业务落地后,又完成格鲁吉亚CAMEX航空一架波音货机C3定检保税维修业务;喀什片区“两国双园”建设提速,中吉邮卡实现“一站式”装卸,打造跨境物流48小时、72小时“仓到仓直通”服务;霍尔果斯片区成功开通全疆首条IEPL(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国际数据传输服务)专线,跨境直播助力游戏和文化“出海”。
“新疆服务贸易新业态发展,得益于新疆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红利,也离不开‘数字经济+实体经济’的融合探索。”李轩表示,未来将继续聚焦跨境电商、保税维修、数字贸易等领域,推动更多新业态落地,为服务贸易拓宽“朋友圈”、注入新动能。
截至6月底,新疆自贸试验区已落地实施改革试点任务99项,占总任务的73.3%。今年上半年,新疆自贸试验区内新设立企业4922家,同比增长17.4%,占全疆总量的9.4%;进出口总额达1225.6亿元,占全疆43.6%,一系列数据印证了新疆自贸试验区作为“改革开放试验田”的强大吸引力。
在服务贸易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新疆积极拓展服务贸易新领域,努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当前,新疆服务贸易正处于“量质齐升”的关键阶段,服务贸易正成为推动新疆外贸转型升级、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关键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