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种业科技逆袭 提前锁定丰收

2025-09-12来源:新疆日报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冉虎

粮食要丰收,种子是关键。当抗病、抗虫、抗旱、高产等优良性状被植入种子“芯片”,农作物便有了“叛逆性格”,提前“宣告”丰收的到来。

9月10日,“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大型集中采访活动采访团走进昌吉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圣禾种业”),探究种业的科技逆袭。

在九圣禾种业的创新实验室里,科研人员们正详细记录着每一粒种子的生长数据,为新品种的培育提供宝贵经验。

“种子作为农业‘芯片’,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作物的健康与产量。”九圣禾小麦研究院院长蔺怀龙介绍,科研人员要在活力测定试验台对种子新品种进行4项质量指标检测和4项活力检测,后续还要进行严格的病虫害检测,筛掉弱苗和病苗,最大程度提高种子的品质。

在九圣禾种业的种子加工车间,一粒粒玉米种子滚动在生产线上,经过捡穗、烘干、脱粒、精选和包衣等标准化生产程序后,优质的玉米良种便诞生了,随后被装入包装袋,等待销往市场,迎接下一个丰收季。

“种子包衣是种子加工的关键处理技术,它可以为种子铸就强大的防虫防病保护盾,确保稳产。”九圣禾种业副总裁骆世旭介绍,九圣禾种业可根据不同品种、不同种植区域定制包衣配方。

每袋种子都有自己的二维码。农户只需扫描二维码,便能追溯种子源头,并获取该品种的田间管理要点,从而为丰收增添有力保障。

近年来,为选育出优良性状种子,九圣禾种业持续投入研发经费,并利用全基因组选择、基因编辑等前沿生物技术和大数据,推动品种选育时间压缩、成本持续下降。

经过22年发展,九圣禾种业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联合选育的种子品种370多个。“目前,我们的良种销往全国17个省份,小麦、棉花种子销售收入位居全国种业公司前五。新疆每10亩小麦地,就有3亩用的是我们的小麦种子。”九圣禾种业董事长舍刚自豪地说,2025年,九圣禾种业的科研投入继续保持在1亿元左右,力争实现审定新品种20个,营业收入在去年的基础上增长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