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传递,是用一束光照亮另一束光”

——记2024年度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辛利成
2025-08-29来源:新疆日报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闫啸天

从2014年底第一次跟着哈密市社会慈善公益志愿者协会送助学款,到如今带领1700名志愿者奔走在兵团十三师各地,累计志愿服务超过6030小时,他就是兵团十三师社会慈善公益志愿者协会会长、新星市辛氏中医医院院长辛利成。

2014年,辛利成偶然认识了哈密市社会慈善公益志愿者协会会长,从此开启了公益之路。“当时,他们在帮扶贫困大学生,我跟着去送助学款,到了那个老小区,心一下就揪紧了。”他回忆说。

那是一个冬日的周末,辛利成走进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房子,女孩王楠(化名)趴在旧木桌上写作业,墙上贴满“三好学生”奖状,她母亲接过3000元助学款时,手抖得厉害。“阿姨,这钱是帮孩子交学费的,以后有困难再找我们。”辛利成悄悄把口袋里的钱也掏了出来。

从那天起,辛利成成为慈善协会的常客——去牧区送衣物,他帮老人把棉衣袖口缝好;给孩子送书本,他蹲在地上教孩子认字。2019年,辛利成把医院搬到兵团十三师火箭农场,第一件事就是牵头成立兵团十三师社会慈善公益志愿者协会,“在哈密的经验能用上,要让更多人感受这份温暖。”

他们开展的第一个项目是“一张书桌”项目,给牧区的孩子捐赠书桌、书本等学习用品。

2021年冬天,辛利成与大家冒着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给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和兵团十三师红山农场农牧区的孩子捐赠物资,“之前来调研时,看见孩子趴在炕上的小矮桌上写字,脊背弯得像虾米。”

那天,他们在雪地里走了8户人家,组装完最后一张书桌时,天已经黑透。辛利成的棉裤膝盖处都湿透了,他却笑着说:“这一趟值了。”

那一年,协会制定并完成了43个公益项目。

“光送物资不够,还得守护大家的健康。”作为新星市辛氏中医医院院长,辛利成把中医和公益结合在一起,组建了一支68人的医疗志愿服务队,每周二、周五都带着专家和河南援疆医疗队到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坐诊,还常下社区、进工厂教授急救知识。

2020年,辛利成向中华医学会捐赠了30万元抗疫物资,又把医院传承多年的独家秘方无偿捐给国家。“这秘方是老辈传下来的,交给国家,能让更多人受益。”他说。

2023年,辛利成又个人出资开展全民大健康项目,给老人、退伍军人等免费做中医体检。“我父母是军垦战士,当年全力以赴在戈壁滩开荒。现在我能做的,就是守护这片土地上的人。”他指着墙上的“兵团戈壁母亲”奖状说,那是母亲董秀香1952年参军入疆时获得的,“这个奖状提醒我,要把兵团人的奉献精神传下去。”

在辛利成的带领下,协会从最初200多人发展到1700人,累计服务时长18.96万小时,协会的“新星之火”志愿服务项目获得第三届兵团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

现在,协会办公室的墙上挂满了锦旗,“仁心济世,公益先锋”“雪中送炭,情暖牧区”……每一面锦旗背后,都是一个温暖的故事。“有人问我做公益图啥?”辛利成拿起桌上的志愿者证说,你看孩子用上新书桌的笑脸,老人恢复健康的模样,就知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是最好的回报。

“爱的传递,是用一束光照亮另一束光。”辛利成说,自己会一直做那个“追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