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司路路
8月25日,在洛浦金庚罗科曼康复医疗中心的运动治疗室里,洛浦县“小火炬”助残志愿服务队成员努尔比耶·阿卜杜麦吉提跪坐在地,双手托着3岁男孩的腰腹,轻声引导他尝试独坐。
“再试试,把背挺直。”努尔比耶声音轻柔,男孩晃了晃身子,稳稳坐了3秒。一旁的母亲突然捂住嘴,眼泪涌了出来:“3年了……他终于能自己坐了!”
这样的情景,对于洛浦县“小火炬”助残志愿服务队来说,数不清有多少。这支2018年10月成立的队伍,从最初20人到如今460人,累计服务43079小时,前不久被评为2024年度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
“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上。”洛浦县“小火炬”助残志愿服务队负责人罗学东拿着登记册说,这是队伍从20人发展到460人的“密码”。成立之初,服务队就与洛浦县残联党支部紧密配合,党员骨干带头结对重度残疾人家庭,党员医生包康复指导,党员教师包授残疾儿童课业,党员个体工商户帮助残疾群众修家电、送物资。
努尔比耶自己就是残疾人。2022年,看到党员志愿者挨家挨户走访残疾人家庭,就报了名。如今,她成为服务队的“顶梁柱”——3年帮助20多个孩子从无法站立到蹒跚走路。
跟着党员往前冲的,还有志愿者古再丽努尔·吾买尔。她总说:“助残不是瞎帮忙,得有真本事。”这几年她跟着服务队“助残课堂”学习手语和自闭症儿童干预技术,还考取了助理社会工作师资格证。
服务队联合洛浦县残联和医疗机构开展“助残课堂”,从心理疏导到辅具维修,把志愿者练成了“多面手”。去年全国助残日,他们一天就帮助近百名残疾群众调试了辅具,洛浦县残联干部感叹:“以前得请行家来,现在‘小火炬’自己就能干。”
“穆热迪力老板,这批货啥时发?”仓库里,穆热迪力·莫民拄着单拐指挥工人打包,左腿假肢稳稳支撑着身体。谁能想到,多年前他因骨髓炎致左腿残疾,连家门都不愿出。
“那时觉得自己是废人,爸妈偷偷哭,我心里也难受。”穆热迪力说,服务队的志愿者找上门,不仅帮他申请了助残专项基金,还鼓励他去学电商,如今他的公司还雇了3个村民。
前阵子,穆热迪力主动找到服务队:“我想给助残专项基金捐点钱。当年别人拉了我一把,现在我也能帮别人。”
像穆热迪力这样的“创业明星”,服务队还帮出了不少:盲人按摩师王晓伟开了自己的按摩店,个体工商户麦麦提艾力的杂货店越开越大……
“助残专项基金就是给他们搭个梯子。”罗学东说,该基金设立以来,已帮助40余名残疾人找到了工作,125名残疾学生拿到了助学金。
如今,洛浦县“小火炬”助残志愿服务队在全县建了255个助残联络点,县、乡、村三级都有志愿者点对点服务。2023年以来,他们给200名残疾人发了轮椅,帮180人配了助听器,还改造了220个重度残疾人家庭的无障碍设施。
傍晚的洛浦街头,“小火炬”志愿者又开始忙碌了:帮残疾人商户收摊、陪孤寡残疾老人散步、教孩子写字……近7年来,460束微光聚在一起,已成为照亮残疾人逐梦路的一片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