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隋云雁
7月28日一早,记者跟随托里县公安局库普乡派出所民警辅警前往牧区,车行十几公里后驶离公路,转到草场土路,一路沟沟坎坎,记者不禁抓紧了安全扶手。
“今年雨水少,你看草早早就黄了,牧民的收入多少要受影响了。”派出所民警保吾勒江·木合塔尔边开车边和记者说话,算起养殖成本他语气透着心疼,对眼前的颠簸毫不在意,继而将车熟练地开入了溪水,过溪后不久就到了辖区牧民朱马太·朱马汗家的夏草场。
“朱马太大哥血压有点高,我们不太放心他一个人,加上他应该快要转场了,所以过来问问情况。”保吾勒江说。此时,朱马太看到警车就笑吟吟迎了上来,和大家热情握手。
卸下给朱马太带的矿泉水和馕,派出所民警甄永权拉着他进入毡房,安顿坐稳后量起了血压。“117、177,大哥你这血压还是高啊。给你说多少回了:少吃肉、多吃菜!”甄永权再三叮嘱,朱马太嘿嘿笑着搓手,有点不好意思。
“我48岁,家里有400多只羊、20多头牛,还有6匹马。”“老婆孩子都在定居点呢,孩子归她管,牛羊归我管。”“我一个人在这里挺好的,差不多一个星期回一次家。”“今年草不太好,过几天我就去春秋草场待半个月,再转到冬草场。”朱马太和记者兴致勃勃地聊起家里的情况,目光时不时避开甄永权,关于饮食的话题貌似就此揭过了。
库普乡派出所辖区牧区占比高达92%。和朱马太一样,牧民都已下山定居,老人、妇女和孩子基本都住在定居点,在草场放牧的都是青壮年。派出所距离县城24公里,放牧点则更远,最远的在180多公里外。
此前,派出所民警辅警成立“马背服务队”,进入牧场服务群众已成常态。“2022年,有两个村因草场划分起了纠纷,我们为避免治安案件发生,主动将警力前置到牧区。”甄永权介绍,工作中发现牧民对警方服务的需求量较大,于是建立了“马背上的警务室”工作机制,每周不少于三个工作日在牧区流动办公。
“‘马背上的警务室’工作场所是流动的,人员也不固定,民警辅警轮流开展工作,大家对牧区越来越熟悉。”甄永权说,主要业务是送证上门、普法宣传、调解纠纷、解决困难。
“绝大多数老年人都在定居点安心生活,但有的爷爷奶奶总会在转场的时候跟着去,说是‘照看’,其实是放不下那份情结。”保吾勒江说。
今年5月转场时节,保吾勒江每天护送五六十户牧民赶着牛羊到夏草场。一天队伍行进40多公里后,一位老奶奶坐在摩托车上忽然感到天旋地转、浑身无力,山里没有手机信号,她的儿子额头急出青筋。
“你继续赶羊,我送奶奶去医院。”保吾勒江扶老人上车,一边与死神赛跑,一边尽量把车开得平稳,用了一个半小时抵达医院。由于送诊及时,老人脱离了危险。几天后老人的儿子专门到派出所送上锦旗,感谢民警“给了母亲第二次生命”。
“遇到事见到他们就安心了。”朱马太告诉记者,去年他丢了一只羊,给辅警库尔叶斯·玛纳甫嘟囔了一句,结果库尔叶斯3天后赶着那只羊给他送了回来。
“牧区治安良好,几乎没有盗窃案件,说是丢羊,基本上都是小羊只顾‘埋头苦吃’,抬头发现妈妈不见了,就迷路了。”保吾勒江乐呵呵地说。
案件虽少,但纠纷总是不可避免,虽然都是“你的羊吃了我家的草”之类的小事,但民警辅警都认真对待。“关键是你得听大家说话,让双方把‘肚子里生的气’放空了,不然表面和好了,过几天又吵起架来。”保吾勒江的大白话,说的是调解的真谛。而民警辅警及时到场,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7月中旬,牧民阿某请了塔某代为放牧,10天后,塔某说不想干了,阿某很不高兴,双方为薪酬起了纠纷。阿某打电话报警求助,甄永权接的电话。“你们别下山啊!我们就在路上,马上就到。”很快,甄永权和同事风尘仆仆地赶到,理顺了双方情绪,促成了调解协议的达成。
“他们对牧民的好真心实意,威信也高,说的话我们都很认可。”朱马太告诉记者。
“下次来时给你带绿叶菜。”当大家告别朱马太,赶往下一个放牧点时,甄永权不厌其烦的碎碎念“少吃肉多吃菜”让朱马太表情认真起来,连连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