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姚刚
7月20日11时,在哈密河国家湿地公园锻炼完身体后,退休职工李林走进公园内的豫书房看书:“只要有空我都会来。我家就住在附近,很方便。”这座书房好书很多,环境也整洁明亮,成为了像李林这样喜欢阅读的市民常去的地方。
哈密市图书馆馆长周媛媛介绍,豫书房是为了方便读者就近阅读而打造的城市“15分钟阅读圈”。读者刷身份证就能进入,用手机扫码可以免押金办理借书证。这里还有操作简单的自助借还书机,让借书还书像网购一样便捷。书房里的电子阅读机、儿童绘本机、3D科普机等设备,丰富了阅读形式。
“智慧阅读让读者有了更多选择,也能吸引更多人走进图书馆。”周媛媛介绍,近年来哈密市图书馆持续推动智慧阅读空间建设。2023年推出的“数字化沉浸式阅读体验”项目,通过AR增强现实技术,设立了智能图形识别、体感互动教育等七个体验区,将非遗、航空航天、红色教育等内容用AR方式呈现。项目推出近两年,已接待了2万多人次,其中67%是青少年。
智慧图书馆和书店建设让知识跨越媒介传播;分布式存储系统让珍贵的文献资料能被更多人便捷获取。通过“主题馆+分馆”的模式,新疆正在构建覆盖更广的阅读服务网络。
12岁的买买提·吐尔逊吃过午饭就来到阿克苏地区图书馆,他被公共文化服务一体机播放的《天工开物》动画吸引了。该馆工作人员说,这台公共文化服务一体机里有百姓大舞台、少儿乐园、广场舞教学、艺术节目、百科知识等多种内容,读者可以直接点看,也可以扫码把资源下载到手机上。这种扫码下载的方式,让住在乡村的孩子也能用手机观看科普视频。
当日下午,在新疆新华书店新华国际图书城的新阅读元宇宙空间,中学生李乐菲戴上全息眼镜,伸手触碰虚拟展柜里的敦煌飞天壁画,瞬间仿佛置身于古丝绸之路的商队中。“书里的内容活灵活现,让我对丝绸之路的历史更感兴趣了。”她说。新阅读元宇宙空间利用全景沉浸三折幕、VR观影舱椅、全息眼镜等设备,展示了《敦煌——丝绸之路》《永恒的初心——开天辟地》等多个主题内容,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晚上8时,位于乌鲁木齐市北京路的新疆图书馆润书房成为人们夜间读书学习的好去处。作为智能改造项目,润书房配备了静音舱和数字终端,方便读者在夜间查阅资料和学习。
从哈密市图书馆的智慧阅读空间到街角的微型图书馆,从新阅读元宇宙空间到手机上的“书香新疆”APP,科技的运用正在改变天山南北的阅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