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2日举行的2025(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简称“商博会”)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本届商博会签约经贸合作项目365个,签约金额4179.24亿元(人民币,下同)。本届商博会还举行了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下称“新疆自贸区”)高质量发展招商推介会暨东西部自由贸易试验区产业合作对接活动,助推新疆自贸区建设取得实效。
6月26日上午,2025(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开馆式结束后,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在新疆国际会展中心集体会见了出席博览会的部分国家部长级嘉宾、驻华使节和政府、企业代表。白俄罗斯驻华大使亚历山大·切尔维亚科夫,俄罗斯阿尔泰边疆区政府副主席、经济发展部部长叶夫根尼·杰舍维赫等在发言时表示,高度赞赏博览会发挥的重要作用,愿进一步同中国新疆深化务实合作、扩大双边交往、促进互利共赢。
6月29日,作为2025(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一项重要的贸促活动,以“农联丝路 经贸减贫”为主题的2025中国(新疆)农业经贸合作对接暨农业品牌出海宣介活动举行。该活动旨在推动相关农业企业、机构对接,发挥新疆区位、开放和产业优势,服务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展高质量农业经贸合作,共同提升农业经营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
6月28日,在2025(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上,举办了以“共筑丝路电商纽带,赋能亚欧贸易新篇”为主题的2025亚欧丝路跨境电商产业发展交流对接会。会上,新疆跨境产业联盟成立。
6月27日,在2025(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上,名为“源味之境”的埃塞俄比亚展位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埃塞俄比亚是独特风味咖啡的发源地,我们还拥有许多独有的农产品。”埃塞俄比亚驻华大使塔费拉·德贝·伊马姆介绍道,此次参展,他们重点展示了不同种类的咖啡豆。塔费拉大使表示,受益于独特的农业气候条件,埃塞俄比亚出产世界上品质卓越的咖啡豆。这些正宗的有机咖啡以及芝麻,是埃塞俄比亚出口到中国的主要农产品。“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还会向中国出口木薯、埃塞俄比亚有机肉类和鳄梨等特色产品。”他补充道。
除了商务、农产品合作外,郭佳宏认为,文化交融也尤为重要。马来西亚与中国在文化上彼此相通,又各具特色。中国新疆的游客、客商和留学生,在马来西亚旅游、洽谈合作、求学都具有很高性价比,“去年,我们的旅游部部长到过新疆,对双方开展旅游文化交流很期待。”郭佳宏用“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八个字概括了双方合作的精髓。他表示,中国新疆的包容与开放,让马来西亚企业感受到了家的温暖;马来西亚的多元与创新,也为中国新疆带来了新活力。这场跨越山海的合作,正以“一带一路”为纽带,书写着中马合作新篇章。
2025(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上,首次设立的“十大产业集群”展馆吸引了国内外参展商的目光:新能源展区的光伏板阵列熠熠生辉,绿色矿业区的智能矿车模型让人大开眼界……本届商博会以“1+10+N”展区布局为经纬,将新疆“十大产业集群”集体置于世界各地同行的目光之下,寻求更高水平的合作,见证着新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坚定步伐。
一大早,中外参会嘉宾陆续抵达开馆式现场。会场中央大屏播放的展会专题片吸引着大家的目光,从巍峨壮丽的天山到广袤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从洋溢民族风情的古城街道到热闹繁华的现代化都市,多姿多彩的新疆扑面而来。“透过屏幕,我们看到了一条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宽广大道。”与会嘉宾们感叹。
1800余家企业参展、1000余家企业参会、8000余名境内外采购商云集、14万平方米的展区……本届商博会国际化水平和规模超越历届。开放的新疆正以更宽广的胸怀和更自信的姿态,与八方宾朋共书合作共赢新篇章。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各地州市将推出10余场招商“重头戏”,包括“投资兵团”暨名品首发推介会、亚欧商协会圆桌会、棉花纺织服装产业对接会及跨境电商合作发展对接会。乌鲁木齐市、喀什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等地将依托“向新而行一齐投资”“链上昌吉 融入丝路”“丝路新机遇 伊企赢未来”等主题推介会,集中展示区域特色产业并促成项目签约。
2025商博会将突出展示新疆“十大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全面覆盖油气生产加工、煤炭煤电煤化工、绿色矿业、新能源新材料、棉花和纺织服装等产业,全景展示延链补链拓链强链成果,凸显新疆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成效。乌鲁木齐市将以“聚合高质量发展动能·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为主题,精心搭建1053平方米特装展位,全方位呈现“5+2”现代工业体系、“6+8”现代服务业体系及优越投资环境,着力凸显开放门户、国际交往等五大核心功能。
2025商博会将于6月26日开幕。目前,已确定新疆迎宾馆、新疆昆仑宾馆、乌鲁木齐环球国际大酒店、乌鲁木齐海龙泉酒店等12家酒店(宾馆)作为宾客接待酒店。各接待酒店正加紧完善软硬件设施设备、卫生环境、服务质量、餐饮安全等,稳步推进各项保障工作。
商博会将首次设立“十大产业集群”展馆,全面覆盖油气生产加工、煤炭煤电煤化工、绿色矿业、新能源新材料、棉花和纺织服装等产业,全景展示“延链补链拓链强链”成果,凸显新疆产业体系建设成效。数字经济、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将首次规模化参展,无人机、仿生机器人等前沿科技产品也将开启“首秀”模式。
依托“中国—亚欧博览会数据库”,中国—亚欧博览会秘书处深度剖析往届企业合作需求,以“一企一策”模式开展“点对点”定向邀约。截至目前,与全国3000余家企业建立联系,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等央企已表示参展,上海、江苏、浙江等14个省区市已列入支持计划。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治区各地州市围绕“十大产业集群”组织优质企业组团参展,形成“央企领航、地方协同、产业联动”的参展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