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各地开展丰富多彩民俗文旅活动—— 追思怀远 踏青寻芳

2025-04-07来源:新疆日报

4月4日,游客在新源县那拉提杏花谷游玩。清明之际,那拉提杏花谷3万余亩杏花含苞待放,呈现“浅红漫上枝头”的诗意画卷,吸引全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张文庭摄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贾春霞

草木蔓发,春和景明。纪念先贤、诵读诗文、研学观展、踏青徒步……清明之际,我区各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旅活动,人们在体验民俗、缅怀先贤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4月4日,昌吉博物馆内童声朗朗,30余名中小学生在一楼序厅齐声诵读《清明》等古诗词,拉开“草木清明 文物有灵”清明节主题社教活动序幕。通过讲解员的介绍,孩子们从汉代陶罐、青铜农具等文物中了解清明节气与古代农耕、春祭习俗的关联。手工环节中,孩子们用鲜花在帆布包上拓印出独特图案,学生杜思宜捧着自己的作品兴奋地说:“第一次体验手工印染,原来传统文化这么有趣!”

清明节当天,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垦博物馆迎来参观高峰。展厅内,一件缀有296块补丁的军大衣令观众驻足良久。乌鲁木齐游客周熙宪感慨:“补丁叠着补丁,仿佛看到军垦战士在戈壁垦荒的身影,他们用信念‘缝’出了绿洲。”

4月4日,布尔津县文化馆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通过非遗展示、亲子手作、风筝放飞等环节弘扬传统文化。剪纸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曹美香现场演示技艺,并指导参与者剪制清明主题的白花、柳枝图案。参与家庭在风筝DIY环节中以青柳、黄莺、水墨山水等元素绘制清明意象,并书写追思寄语。活动尾声,大家齐聚七彩河广场放飞风筝,寄托思念与祝福。家长周菊梅表示:“活动让孩子感受到了非遗魅力,在实践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义深远。”

4月4日,哈密市博物馆联合当地媒体举办“大手牵小手 清明共寻春”亲子活动,以科普与文化融合的方式吸引50个家庭参与。在“飞向白垩纪”天山哈密翼龙展板前,孩子们通过互动问答探索翼龙头冠特征及化石宝地的奥秘。哈密市博物馆馆长严枫表示,将持续推出兼具知识性与体验性的文化活动,让文物“活”起来。

同日,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物馆开展“追思怀古传承古韵”清明节社教活动,邀请博乐市第七中学32名学生参与。学生们在讲解员指导下制作药香浓郁的艾草养生锤,体验捶打肩颈的保健效果,并围坐在一起品尝青团,感受舌尖上的清明文化。

吐鲁番博物馆近日举办“墨香纸鸢绘清明 文遗拼图承文明”主题活动,40余名中小学生在讲解员引导下,系统参观了石器、陶器、文书等文物展陈,了解吐鲁番历史。实践环节中,书法研习与文物拼图挑战,则让青少年在复原青铜器纹样、临摹古文字的互动中,感受到传统技艺的精妙。

清明假期,新疆文化馆推出“清明节与清明精神”线上讲座;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一方雅居小区开展《新疆四史展》与《何以为家——汉字中的家国情怀》联合展览;乌鲁木齐市艺术剧院以“清明时节”交响音乐会演绎红色经典……传统与现代交织,让清明文化在新疆大地绽放生机。

春日生机勃发,节日出游、踏青赏春,感受大美新疆成为众多人的选择。

4月4日,博湖县博斯腾湖大河口景区迎来旅游高峰,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到“大漠水乡”,赏湖光山色、品湖鲜美食、购特色农产。晨光初露,游客们在观景台捕捉“湖上日出+沙漠剪影”的绝美瞬间。栈道旁,孩子们兴奋地向湖里的鱼儿投喂鱼食,快门声与欢笑声此起彼伏。

赏春花、观非遗技艺展示……疏附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大量游客。4月4日,在疏附县吾库萨克镇托万克吾库萨克村中国新疆民族乐器村景区,一批批游客穿梭于各个乐器制作工坊,详细了解手鼓、独它尔等乐器的制作工艺和制作细节,并不时举起手机,记录着匠人们的精湛技艺。

在疏附县辽园镇,3000余亩巴旦木花竞相绽放,吸引了众多游客。大家漫步于花间小径,或驻足观赏,或拍照留念,近距离感受巴旦木花的芬芳与柔美。“漫步花海,心情特别舒畅。”喀什游客苏阳阳带着一家人踏青赏花,享受春日的乐趣。

4月4日,为期三天的阿拉山口市“国门踏青”惠民活动迎来首批免费游口岸旅行团。清明假期,阿拉山口市文旅局首次推出“阿拉山口免费游”惠民活动。线路设计整合国门文化、红色历史、自然景观与跨境商贸特色,让游客通过沉浸式体验了解边疆发展新貌。

第十四届新疆·伊犁杏花文化旅游季、2025年和田地区“花季游”暨和田县第七届“春赏桃花海”系列活动、疏勒县“春采蘑菇·渔乐无限”系列活动……清明假期,各地丰富多彩的旅游节庆活动吸引着游客走进春天、共赏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