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持续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 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根基

2025-03-27来源:央广网

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做好2025年国土绿化工作的通知,对持续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和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科学开展国土绿化等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新疆五部门联合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三北工程六期规划》,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北”工程建设主要目标、总体布局、重点任务、重大工程、保障措施;新疆发布2025年第1号总林长令,要求切实发挥林长制引领作用,为新疆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推动“三北”工程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和基本依据。

2025年,新疆将坚持数量与质量、存量与增量并举,深入实施“三北”工程项目,科学绿化,综合治理,推动“三北”工程攻坚战和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再上新台阶、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果,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根基。

全力实施“三北”工程项目。坚持以“三北”六期规划为蓝图,聚焦年度目标任务,建立新建项目、续建项目、储备项目“三张清单”,明确续建项目完工表、新建项目开工表、储备项目转化表“三张时间表”,实行挂图作战、列表推进,确保“开春即开工”,推动全区1194万亩治理任务落实落地,争取实施储备项目604万亩。

坚持以续建项目为先,认真分析造林种草、工程固沙不同措施的实施次序,合理安排实施进度,抢抓施工黄金期,发动农牧民就近就地提前准备芦苇等固沙材料,提高续建项目建设强度,力争提前投产。坚持以新建项目为要,把握时间窗口期,抓紧编制报批可研报告、初步设计,在造林季节前完成招投标和用水、用地、用苗、用工准备,确保按时间节点推进完成。坚持以储备项目为基,摸清吃透、抓牢抓好国家政策红利,紧密结合治理需求和长远规划,按照生态区位重要、集中连片规模较大、示范带动作用突出等原则,深挖储备潜力,精心谋划一批条件成熟、影响力大的标杆项目,因地制宜布局治沙项目,推动储备项目加快转化实施。

一体推进重点攻坚与协同治理。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突出“一圈、两区、三线”主战场和“南锁、东扩、北增、西护、中阻”五条战线,以“扩边”为重点,因地制宜完善治沙模式、实施治沙项目,力争完成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治理任务844万亩,进一步扩展锁边绿色防护带宽度,巩固提升锁边成效。

在准噶尔盆地周边区域,启动实施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综合治理,出台《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库姆塔格沙漠综合治理实施方案》,明确治理要求、目标任务、重点布局、重大工程、路径方式、政策措施。强化区域联防联治,加快推进与甘肃省、青海省库姆塔格沙漠交界区域的生态治理。在光伏治沙方面,优化项目区域布局,采取现场办公、进度点评、政策培训解读等方式解决实际问题,配套出台各项优惠政策,加快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滚动清退(压减)已批未建项目(规模),确保光伏治沙项目落地见效。在发展沙产业方面,以县域为单位,合理布局沙生作物品种,推广“于田做法”“皮山模式”“沙雅经验”,健全“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共享模式,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精深加工企业,构建“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链条,努力实现治沙富民可持续发展。

持续加大林草湿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坚持以水定绿、因地制宜,乔灌草相结合、封修造并举,综合运用人工造林、退化林修复、封山育林等措施实施营造林,推进落地上图精细化管理,完成造林120万亩。

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盐碱地改造,通过补植补造、更新改造、保障生态用水等方式修复退化防护林20万亩。稳步推进公益林、天然林保护修复,实施好天山、阿尔泰山5万亩天然林封育保护,通过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措施提升天然林草植被覆盖度。科学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抓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总结推广成熟的经营模式、管理制度,以点扩面,不断提高森林质量。持续开展塔河流域胡杨林生态补水,持续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

坚持自然恢复为主,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手段,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和不同退化程度的草原,采取人工种草、草原改良、围栏建设、补充灌溉、禁牧封育、免耕补播、鼠虫害防治等措施,集中治理生态脆弱和退化严重的草原,完成种草改良480万亩,提升草原生态和生产功能。坚持保护优先、科学施治,通过开展生境改造、水系连通、植被恢复、科研宣教、基础设施建设等,不断提升湿地生态质量、修复退化湿地、维护生物多样性、增强湿地生态功能。有序推进自治区重要湿地认定工作,完成5个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验收任务,加快推进乌齐里克国家湿地公园申报国际重要湿地,加强一般湿地管理,不断健全完善湿地分级保护管理体系。(尹素萍 胡晓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