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赏花1.0”到“产业2.0” “新疆第一春”催热春日经济

2025-03-24来源:新疆日报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贺江

当滑雪爱好者还在阿勒泰的“粉雪天堂”流连忘返时,吐鲁番已被粉白杏花覆盖。3月22日,“新疆第一春·花开吐鲁番”2025吐鲁番杏花季文化旅游活动暨托克逊县第八届杏花季活动(以下简称“杏花季”)在托克逊县盛大启幕。此刻的托克逊县夏镇南湖村,每一棵杏树都绷紧枝条,粉白轻盈的花瓣承载着冬春交接的使命。

春之序曲

这是一场酝酿了半年的重逢。吐鲁番农民的剪刀在杏枝间游走,杏花如沉睡的蝶蛹,悄然积蓄着破茧之力。3月中旬,万千粉翼骤然舒展,将万亩杏林化作一片无垠的花毯。国道上的车流蜿蜒如河,空气中浮动的暗香与引擎轰鸣声交织,奏响属于新疆的“春季转场”进行曲。

作为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吐鲁番的杏花自古就是文明交汇的见证。如今,它正催生新的传奇:杏花季开幕当天,托克逊县预计接待游客30万人次。农家乐老板王小龙凌晨便架起大锅,上百人份的抓饭飘香杏园;刺绣手艺人吐尼亚孜汗·乃赞木将40余件绣品铺陈在杏树下,丝线与花瓣在春风中共舞;电商主播穿梭杏园,直播间里“新疆第一杏”的预订量不断刷新。这场持续20天的花事,预计将撬动9亿元文旅消费。

“这是冬春文旅的无缝衔接。”吐鲁番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杨勇说。自2024年11月起,吐鲁番市启动冬季旅游提升行动,通过发布惠民政策、推出冬季旅游精品线路等系列举措,尤其是每周末开展的“农文旅”主题活动,留住了游客的脚步,将传统淡季变成“暖冬”。

新疆爱玩客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会的台账印证了这种热度:“仅杏花季前三天,就有4000余人报名,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游客占大多数。”而在南湖村,农民艾西热甫·伊沙木丁藏着最朴实的账本:每年花期摆渡游客,能增收2.5万元。

产城共舞

八载春秋的淬炼,让以“新疆第一春”为金字招牌的杏花季完成了从“赏花1.0”到“产业2.0”的蝶变。今年杏花季,70余场文化盛宴次第绽放,将丝路春日的叙事轴线向时光深处延展。

托克逊县让十二木卡姆的悠扬旋律与昆曲的婉转唱腔交织,演绎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高昌区推出“夜游交河”项目,千年故城在灯光艺术中焕发新生;鄯善县把莱帕尔即兴说唱与九碗三行子宴席相结合,打造可听可赏可体验的沉浸式场景……更多新晋景点和场景的迭出,连吐鲁番人都直呼“眼睛快看不过来了”。

这些精心设计的沉浸式体验场景,折射出吐鲁番旅游业向“价值深耕”的转型——将“一次性打卡”转化为“持续性体验”,为全域旅游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不止于此,“新疆第一春”的品牌根系已悄然延伸至吐鲁番产业深层。在托克逊这座工业重镇,旅游业贡献率持续攀升——2.3万名农民实现非农就业,特色农产品俏销全国,连杏树枝都成了民宿装饰材料。投资13亿元的中国绿发新疆华美胜地吐鲁番希尔顿酒店集群项目在高昌区破土动工,未来将形成年接待10万人次高端客群的承载力,与全市524家民宿共同编织“金字塔”式住宿网。

春潮交响

对新疆人而言,等待春天就是一场与大自然的约定。长达半年的寒冬将生活压缩在暖气边的方寸之地,直到杏花枝头摇曳。

夜市炭火腾起的烟雾边,游客与当地居民共享同一串烤肉的咸香;民宿院落里,游客用抖音直播与网友激辩杏花酱的糖分配比,转身却互相分享手机相册里攒下的幸福瞬间……这些细碎的日常,像杏花瓣落进坎儿井的水流,终将汇成吐鲁番的春讯——当八方来客循着花期而至,大自然的馈赠便在人声与烟火中,沉淀成生活的温度。

“新疆第一春”的意义早已超越花期本身,成为新疆大地上一曲交响乐。就像吐鲁番的杏花从不等候赞美,它们开在农民皲裂的掌心纹路里,开在八方游客的笑脸上,开在新疆经济发展的浪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