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尔恒·祖根别克: 边境守望额尔齐斯河38载

2025-02-14来源:新疆日报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康颢严

深冬季节,虽然位于哈巴河县的额尔齐斯河临近边境河段被积雪覆盖,但位于这里的国家基本水文站南湾水文站,仍要进行日常测量工作。

“这几天降温,冰面上的测量点肯定又冻上了,记得带好钢钎。”

“记得呢,站长您别操心了,安心养病吧。”

“我这边治疗结束就回站上。”

“快过年了多陪陪嫂子和孩子,别着急。”

“这么多年她们都习惯了。”

……

1月25日,南湾水文站站长贾尔恒·祖根别克在电话里跟站员们仔细叮嘱着测量事宜。因突发腰伤和高血压等病痛,那几日他在哈巴河县人民医院检查治疗,却总放心不下站里工作,每天都“啰嗦”地打电话询问工作情况。

“守了38年的站,咋能不操心。”57岁的贾尔恒1987年1月到南湾水文站,从合同工一步步成长为技术员、工程师再到站长,“青葱”少年如今已两鬓斑白,大半辈子奉献给了这段河流。距离哈巴河县60多公里的南湾水文站临近边境,既是额尔齐斯河干流国家重要水量控制站,也是出境水量和水质动态变化监测站,这里荒无人烟、蚊虫肆虐、环境恶劣。

炎炎夏日,在素有“蚊虫王国”之称的南湾,每年主汛期与洪水战斗的水文人,在酷暑下穿着从头到脚密封的防蚊服,顶着漫天飞舞的蚊虫开展工作;凛凛寒冬,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南湾河段风雪交加,大风把河面积雪吹到岸边常形成一米多高的积雪,穿着厚重的皮大衣和毡靴的水文人,只能徒步挖出“雪壕”走到200多米宽的封冻河面上,用钢钎手动打出十几个70厘米深的冰洞,放入测量设备每天定期测流。

“说苦也苦,但这么多年大家都坚持下来了。”贾尔恒笑着说,他19岁高中毕业考入南湾水文站时正值寒冬,工作一个月后也曾因条件艰苦打过退堂鼓,但一辈子在基层工作的父亲鼓励他,“基层最锻炼人,坚持下去看看自己的成就能到哪儿。”

此后,贾尔恒沉下心投入水文工作,历年水文特征、每年洪峰涨落规律、河流断面及环境变化……从南湾站流过的额河水文情况,他了然于心。一次次的额河干流生态漓漫淹灌流量测验工作,也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2007年,贾尔恒作为新疆水文系统唯一代表,到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优秀基层水文职工工作座谈会。在与水利专家、其他省区市同行一起座谈时,让他感受最深的除了父亲说的“成就”之外,更有一份责任感深植心中。

在水文科技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自动化仪器不断投入使用,水文测报智能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老专家”贾尔恒刻苦钻研、不甘人后,在短时间内掌握了自动测流、自记水位、降水、气温、日照、冻土等水文新项目监测计算。同时,在实操训练中积极推广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应用。

在同事们眼中,贾尔恒不仅“打铁自身硬”,还有一副热心肠,他不仅自己充分掌握水文测验、技术信息平台运用、维修缆道、电焊组装等技术,还积极帮助、带领水文新人成长成才。即便是在汛期白天黑夜连轴转情况下,他也会挤出休息时间帮助其他水文站解决水文基础设施故障或装置运行问题。为此,贾尔恒多次获得新疆水文系统先进工作者、地区先进个人等称号。

2024年11月,贾尔恒作为全国水利系统先进工作者,时隔17年再次到北京领奖。“骄傲的是阿勒泰水文工作得到肯定,自豪的是基层水文人被大家所看到,我只是他们的代表而已。”贾尔恒真诚地说。

38载时光中,他曾跟随前辈们,用寸步不离的坚守和跋山涉水的劳作守望额河,也带领后辈们不断创新,让水文站在额河上经年屹立。而一代代额河“守望人”虽书写着不同的经历,但他们不屈的意志和专业能力、奉献精神,谱写出了守护河流生态与安全的永恒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