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南北欢庆元宵

2025-02-13来源:新疆日报

2月12日,富蕴县举办2025年“金蛇狂舞闹新春 花灯焕彩庆福年”元宵节文化活动,各族群众一起赏花灯、猜灯谜,共庆元宵佳节。 阿依多斯·阿根别克摄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2月12日,农历乙巳年正月十五,新疆城乡处处涌动着欢腾的节庆热潮。吃元宵、闹社火、赏花灯、话团结……天山南北各族群众团聚在一起,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欢庆元宵佳节,表达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开启元气满满、信心满怀的新生活。

精彩活动润心

元宵佳节,新疆各地以“闹社火”为主题,将舞龙舞狮、秧歌腰鼓、民族歌舞、元宵灯会等传统元素与现代创意融合,为各族群众烹制出独具风味的文化大餐。

上午,新疆美术馆热闹非凡,“颂春·元宵游园会——在美术馆里过大年”活动正在进行。新疆美术馆公共教育部主任杨帆介绍,本次活动以元宵节为载体,结合猜灯谜、书法丛林、手工工坊等,进一步把艺术与传统文化知识普及相融合,让观众通过沉浸式体验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中午,在塔城市音乐广场,“灵蛇贺岁·璀璨征程”元宵节游园活动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红包墙、猜灯谜、趣味运动会等让大家流连忘返。活动现场设置了200个灯谜,内容涵盖党史知识、传统文化、生活常识等,猜出灯谜可抽红包领取精美礼品,参与者沉浸在解谜的乐趣之中。塔城市民石鑫雷说:“游园活动特别有意思,我不仅玩得开心,还增长了知识!”

这一天,喀什古城景区“开壶啦”场景演出、快闪舞蹈、“月圆人团圆”元宵节猜灯谜等活动精彩纷呈;哈密将瓜乡风情融入节庆内容,哈密瓜造型的花车满载着甜蜜祝福巡游在街巷中;在阿合奇县,非遗“社火”与《玛纳斯》史诗吟唱相遇;和田团城景区内,“金蛇献瑞书香迎春”活动如火如荼开展……

灯火是元宵节最具代表性的意象。兵团十二师头屯河谷森林公园的“蛇舞新春”灯会上,21组巨型彩灯上演光影魔法;20时起,石榴云App开启全网直播,哈密市、库尔勒市、沙湾市等天山南北14个县市依次举行盛大的烟花秀,用漫天华彩欢庆元宵节,让人们在云端共赏视听盛宴。

团结情谊暖心

元宵佳节,欢歌笑语,人们在团聚交流中增进了解,让彼此的心贴得更近,让团结之情更浓。

2月12日,乌鲁木齐市天山区黑甲山街道跃进街南社区举办百家宴活动,50多位居民共庆佳节。社区会议室里,大家端出自己精心烹制的拿手好菜,围坐在一起品尝美食,分享生活趣事,邻里情谊在欢声笑语中愈加深厚。

2月11日,麦盖提县麦盖提镇英巴扎社区开展了“致敬坚守 暖‘新’相伴”关爱新就业群体暨庆元宵活动。活动现场,大家一起包汤圆,一起拉家常,不时传出阵阵欢声笑语,气氛热闹非凡。活动中还设置了新春“全家福”拍摄环节,用镜头定格下团圆的幸福瞬间,让新就业群体留存家的温暖记忆。外卖骑手阿不都热合曼·艾买提说:“社区为我们组织的活动很温馨。大家一起吃汤圆、聊家常,不知不觉间拉近了彼此距离。”

2月11日,沙湾市凯旋街道人民路社区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人民路社区干部马菲菲来到结对亲戚古力巴哈·达吾提家中,与他们共庆佳节。一进门,亲切的问候和温暖的拥抱驱散了身上的寒意。大家围坐在桌前说增收、话团结,其乐融融。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汤圆端上了桌,大家边吃边聊,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马菲菲说:“和亲戚在一起,不仅感受到了传统节日的魅力,还让我和亲戚更亲了。”

倍增发展信心

2月12日,昌吉市吉瑞祥影剧院前锣鼓喧天、龙腾狮舞,昌吉市2025年元宵节民间社火表演赛火热进行。来自兵团和昌吉市8个乡镇和街道的9支代表队6000余名民间社火表演队队员,为各族群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的非遗社火表演盛宴。

阿什里哈萨克族乡代表队在冬不拉琴声中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来自该乡阿什里村的演员米拉·叶尔布力说,过去,她们一家住在大山里,生产生活都很不方便。2022年,她家和村里的502户牧民搬到了牧民定居点天鹅小镇,住进宽敞明亮的新楼房,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我们跳起欢快的舞蹈,表达定居牧民对党的感恩之情。今后,大家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米拉说。

元宵节来临,吉木乃县处处喜气洋洋,民俗社火精彩上演。在乌拉斯特镇巴依古西克村,村民们品美食、看表演,尽享节日欢乐。

热闹之余,大家说变化、谈发展。村民许晓武说:“这些年,吉木乃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研学产业,吸引游客前来。如今高速路通了,很多村民开起了农家乐、小吃店,日子越来越好。”

“下一步,我们要大力发展大棚果蔬种植,打造乡村旅游采摘园、共享菜园等,引导更多村民实现增收致富。”乌拉斯特镇巴依古西克村党支部书记王晓丽说。

元宵节当天,在库车市乌尊镇乌尊二村,库车市卫健委驻该村工作队队员、村干部和村民一起耍社火、演节目、吃汤圆,共庆佳节。“党的政策亚克西!现在我们的收入高了,村里文化活动多了,大家日子越过越红火。”村民阿吉热木·尼亚孜说。

库车市卫健委驻乌尊二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王森充满信心地表示,如今,村里龙头企业、合作社等不断壮大,特色养殖、林果等产业优势不断增强,村民的增收致富意识也越来越强,今年收入一定能上一个新台阶。

(记者贾春霞、盖有军、张婷、张治立,通讯员米日古·多力昆、杨翠香、米亚沙尔·哈生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