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克苏市新城街道教育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图书阅览区,老人们在读书。鲁亮摄
日前,奇台县奇台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上门为老年人检查身体。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李琳摄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赵春华 李琳
老有所养,事关万千家庭幸福,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今年1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发布,提出扩大社区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依托社区为居家养老提供有力支持。2025年自治区十件民生实事中,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位列其中。
近年来,新疆通过问需于民、完善服务设施、引入社会化力量运营等举措,积极弥补社区养老服务供给不足。近日,记者就新疆开展居家社区养老的探索实践展开调查。
先解决“有没有”的难题
“咚咚咚!”2月6日中午,奎屯市团结街街道风华里社区“向日奎”市民活动中心工作人员段旭芮敲响了社区居民李奶奶的家门。接过餐盒,89岁的李奶奶笑了,“饭菜可口又实惠,解决了我的难事。”
风华里社区独居、高龄老人多,为解决他们的吃饭难题,社区积极申请144万元资金支持,开始建设含老年食堂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过程中,社区广泛征求居民及辖区单位意见,与企业合作,由企业负责食堂日常运营,并常态化开展心理咨询、助餐、康复理疗等服务。此外,还引入便民理发、邮政快递、物业服务站,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生活需求。
“得益于‘金色晚霞’项目,我们为30名60岁以上低保老人、80岁以上孤残老人等困难群体,每人每月提供150元餐补。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免费送餐上门。”风华里社区党总支书记肯巴提·木沙说。
如今,风华里社区老年食堂每日就餐人数300多人次,服务范围辐射周边4个社区。
“个人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集体添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多元筹资机制,是老年食堂在公益与盈利间获得平衡的有效方式。”阿克苏市英巴扎街道英巴扎社区阳光里小区日间照料中心餐厅负责人米尔扎提·台来提说,由于社区免费提供场地,减免水费、暖气费,按民用电价收电费等,老年食堂每年能省4万多元,这些钱以饭菜价格优惠的形式直接回馈老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2024年,中央财政划拨3亿元引导资金支持老年助餐工作。新疆迅速响应,积极争取到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2541万元,用以提升助餐服务点的服务能力。同年,新疆印发《关于推行全区老年助餐服务8种模式的通知》,鼓励各地大胆探索契合本地实际的助餐配餐服务优化发展新路子。
自治区民政厅养老服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4年底,新疆建成1.1万个老年助餐服务点,基本实现了有需求老年人就餐服务的全覆盖。
再实现“好不好”的目标
“阿姨,我们新增了您之前建议的泡脚服务,现在邀请您当首批体验官。”近日,阿克苏市英巴扎街道英巴扎社区工作人员的一番话,让居民谢勤惊喜不已。
老人做不了缝缝补补,就引入裁缝店,免费提供换拉链、缝扣子等服务;老人想了解体脂情况,便添置超声波体重秤,可以测出身高、体重、体脂……自2021年阳光里小区日间照料中心建成后,社区每周都会收集居民意见,并据此新增服务项目。如今,照料中心已新增9项为老服务。2023年5月,照料中心还增设心理咨询室,帮老人解心结,拓展社交空间。
“老人的需求在哪里,我们的服务就跟到哪里。”阿克苏地区民政局老龄工作与养老服务科科长刘阳说,养老需求已从单纯的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阿克苏地区以需求为导向,整合服务资源,纳入新型养老服务,从顶层设计等多方面发力,让养老服务触手可及。
在乌鲁木齐市天山区解放北路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徐海军老人感受到了看病买药的便捷。该中心定期邀请三甲医院医生坐诊,老年慢性病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取药,省时又省力。
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选址与建设上,乌鲁木齐市引导各区(县)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毗邻建设或采用内嵌式融合设计,让小区内60周岁以上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贴心的医养康养服务。
近年来,新疆持续补齐养老短板,强化服务供给,先后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不断完善城市社区日间照料服务,在解决“有没有”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好不好”的问题。2023年起连续两年将“建设100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列入民生实事清单,按照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行、助急“六助”功能应建尽建,不断丰富养老服务内容,满足老年人多元化需求。截至2024年底,全区建成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22个。
将专业照护延伸到家
2月5日晚,家住乌鲁木齐市青年路的徐奶奶身体不适,便给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幸福路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打电话求助。工作人员十分钟后就赶到她身边,陪她去医院就诊。
徐奶奶今年86岁,患有冠心病,子女不在身边。平日里最大的担忧就是遇到突发状况无法及时送医。如今,养老服务中心的上门服务让她心里踏实了不少。“工作人员不仅陪我去医院做了检查、买了药,还送我回家,服务很贴心。”徐奶奶说。
该养老服务中心由第三方企业新疆喜阳阳养老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运营。公司负责人张甲山介绍,养老服务中心整个二楼都是托养区,设有20张医疗照护床位,由专业护工照护老年人。专业养老服务还延伸到居民家中,为老人提供就医陪护、上门助浴等服务。
在克拉玛依市黑油山老年社区,养老护理员张艳时常上门为居家养老的老人洗澡。张艳持有养老护理员高级证书,从事养老护理行业已17年,她以专业的养老照护服务得到不少老人及其子女的认可。
黑油山老年社区负责人说,2021年以来,社区推出了医养结合的家庭照护服务大礼包,不仅有政府购买的基本养老服务项目,还有面向市场需求推出的养老服务产品,能满足术后康复群体、残疾人群体、高龄老年人长期照护刚性需求。
调查显示,我国九成以上的老年人倾向于居家养老。有专家分析,老年人居家养老需要生活照料保障、医疗保障和长期照护保障,但服务供需目前还没有得到很好匹配。
近年来,新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制发《自治区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把服务送到困难老年人身边;通过试点“家庭照护床位”“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等措施,将专业化养老服务延伸到失能老年人家庭。2024年,圆满完成自治区十件民生实事涉民政领域的“开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对1万余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了适老化改造。
“今后,养老工作将从服务特殊困难老年人为主向服务全体老年人转变;从政府供给为主向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供给转变;从机构养老为主向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转变;从兜底保障、生活照料向更有质量的医养康养相结合服务转变,持续开展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自治区民政厅养老服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还将重点围绕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改扩建,经济困难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为有需求的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等,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升老年群体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