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吉泉直流”)的送端站——昌吉换流站,电力人员正忙着“迎峰度冬”。国网新疆超高压分公司昌吉换流站站长王鸿告诉记者,“我们借助数字化换流站平台,加强设备全天候监控,提升冬季设备运维工作质量效率,确保吉泉直流平稳度冬”。
吉泉直流作为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西起新疆昌吉,东到安徽宣城,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安徽六省区。数据显示,2024年吉泉直流年度输送电量超683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较2023年输送电量增加10.27%。
借助4条外送通道,新疆近年来正将绿电源源不断送往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四川等省份。
通过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新疆持续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集中建成了哈密、准东、南疆环塔里木3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和10余个百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新能源装机规模纪录不断刷新,2024年新疆新增新能源装机比2021年新增新能源装机增长近40倍。截至2024年底,新疆新能源装机规模取得历史性突破,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
为促进绿色能源生产消费市场体系不断完善,2024年以来,新疆统筹疆内、疆外两级市场,依托全国统一电力市场,通过创新交易服务机制、深挖绿电消费潜力、加大绿电外送力度等举措,持续扩大绿电绿证交易规模,积极拓宽外送“朋友圈”。
2024年,新疆也首次实现“绿电进京”“绿电进闽”“绿电入吉”,新能源消纳范围扩至20多个省份。截至去年12月底,“疆电外送”累计送电超8676亿千瓦时。
为把新疆丰富的煤、风、光等能源资源转化为电能输送至其他省(区、市),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不断完善电网核心骨干网架,到2024年底已建成750千伏变电站31座。2024年,随着塔城—乌苏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新疆主网正式形成天山东环网、乌昌都市圈环网、天山西环网、南疆环网、北疆环网的“内供五环网、外送四通道”主网架格局,电力供应保障能力及可靠性全面提高。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水电及新能源处处长李国庆介绍,下一步,公司将强化规划布局研究,引导新能源科学合理布局。持续推动重点工程建设,加大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新能源并网服务中的应用,充分挖掘新型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调节潜力,为电力保供和新能源电量消纳提供支撑。(经济日报记者 耿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