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魏永贵
“喀什地区的无花果、老汉瓜等鲜果储运技术难题尚未完全攻克,难以直接抵达东南沿海地区中高端市场;葡萄、鲜杏等长途运输也会降低鲜果的品质品相,损耗高达10%至20%,直接影响销售价格和农民增收……”
1月19日,谈起喀什地区绿色有机果蔬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自治区政协委员、喀什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土肥室主任帕尔哈提·吾甫尔话语间透着几分焦急。
喀什地区位于世界六大优质果品生产带之一的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发展果蔬产业的光热水土条件好,有效积温高、昼夜温差大,日照时数长、蒸腾作用强,非常有利于果蔬糖分等营养物质积累,各类果蔬品质优良、风味浓郁。
近年来,喀什地区聚焦建设全国优质农牧产品重要供给基地的战略定位,积极融入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建设,绿色有机果蔬产业加快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之一。目前,喀什地区林果总面积达582.64万亩,总产215万吨;发展设施农业温室大棚52.7万座,蔬菜面积150万亩,产量400万吨左右。
“喀什地区绿色有机果蔬产业发展速度快、成效大,但目前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帕尔哈提·吾甫尔说,2024年,他对此进行了多次调研,归纳整理的问题主要有三个:一是耕地盐渍化制约果蔬产业规模化发展。二是“出疆难”问题还存在,果蔬田间预冷设施、保鲜库数量不足,设在中东部省份的果蔬前置仓、中转仓数量不足,出疆配送时间长、损耗大。三是“出疆贵”问题需要解决,喀什地区冷链物流多为单向运输,运费较高,部分农产品未纳入国家绿通免费目录,增加了运输成本。
针对这些问题,帕尔哈提·吾甫尔提交了《推进喀什绿色有机果蔬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提出了系列建议:一是抓好盐碱地治理。二是支持科技攻关,加快攻克无花果等农产品保鲜储运技术,加强果蔬产品营养价值、食药同源、加工方向研究,提高喀什瓜果蔬菜竞争力。三是加大运力统筹,建议在农产品上市季节,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方面为农产品配置货运车厢、舱位;公路运输方面在4个对口援疆省市建立双向“集拼集运中心”,降低运输成本。四是加快“大仓东移”,开展田间预冷设施建设;在西安、成都、郑州布局建设喀什果蔬中转仓,在援疆省市建设前置仓,畅通喀什农产品销售储运渠道。
“喀什地区绿色有机果蔬产业发展空间广阔,将为保障全疆‘果盘子’‘菜篮子’供给作出更大贡献。”帕尔哈提·吾甫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