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兹魏晋古墓遗址博物馆内的友谊路墓群砖室墓。资料图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银璐报道:“通过对库车友谊路墓群人群的基因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在魏晋十六国时期,龟兹地区(今库车一带)生活着多种不同来源的人群,这从一方面反映了古代新疆地区人群多元一体形成的过程。”1月11日,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崔银秋在2024年新疆考古工作汇报会上说。
库车友谊路墓群位于库车市中心城区,是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截至2023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已完成对该墓群的4次发掘,共清理古代墓葬近2000座,墓葬年代从春秋战国时期延续至元明时期。
发掘过程中,崔银秋教授团队以人类遗骸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现场提取了涵盖春秋战国、魏晋十六国、唐、宋元等时期的200余例遗骸样品,提取其中考古学信息,并对样品做测试分析。其中,魏晋十六国时期样品呈现的信息和内涵最为丰富,这与此时期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民族大融合有关。
团队通过单亲遗传标记和常染色体基因组分析发现,魏晋十六国时期人群显示出较高的遗传差异,不同墓葬形制对应遗传结构不同的人群,其中包括欧亚草原人群、中亚南部农业人群、东亚及东北亚人群。由此可见龟兹地区古代人群拥有东西方各类人群混合的特征,这也是新疆呈现多元文化兼收并蓄的根本原因。
“这些人群中较早来到今天库车一带的,包含河西走廊的古代人群,可以看出他们是以家族为单位的迁居,而他们在随后的岁月里又与当地人群、其他新迁来人群进行着不断的融合。”崔银秋说,基因组数据最重要的功效就是呈现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多种人群逐渐融合的过程。
团队通过对样品的基因组检测发现,在友谊路墓群的同一座砖室墓里埋葬的个体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包括父子、父女等一级亲缘,兄弟姐妹等二级亲缘,所以判定它很大可能是家族墓地。不仅在单个墓葬,还有来自不同的砖室墓样品之间,有的也存在亲缘关系。结合砖室墓内埋葬人群下葬的早晚时间关系分析,晚期下葬人群与早期下葬人群存在亲缘关系,但比早期人群之间更为疏远。
“我们还通过人骨和动物骨骼的稳定同位素分析法,了解了龟兹地区人群的饮食结构及变化,从一定程度上还原了他们的某些生活模式。”崔银秋说,生活在这里的人吃小麦、大麦、粟、黍等,有混合型饮食的特征,而他们也会用这些食物来喂家畜,这表明当时的龟兹地区是农业与畜牧业结合的生计模式。
崔银秋教授团队多年来致力于用基因组技术助力田野考古成果研究,2021年他们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上的文章《青铜时代塔里木盆地古人类的基因组起源》对新疆若羌县小河墓地早期人群(距今4000年至3800年前)的身份做了阐释,是由古北亚和古东亚成分组成的人群,这个古老遗传谱系极为珍贵,因为现代人群中它早已不再独立存在。这一研究成果实证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欧亚大陆上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并存之地。
新疆是崔银秋自1999年起投注目光最多的地方,新疆考古发掘的多学科研究也是她的主要方向。“新疆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保存下大量考古发现样本,是我见过最好的样本,接下来,我们将增加测试样品量,以探索友谊路墓群不同使用时期人群间生物属性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为目标,整合各研究方向所获共时性和历时性两个层面的信息,探究和重现古龟兹地区的社会面貌和人群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