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新疆草食家畜“二代身份证”

2024-12-25来源:新疆日报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马帛宇

12月9日,“新疆草食家畜DNA分子身份证及溯源体系”创新技术成果发布,新疆草食家畜迎来“二代身份证”。

这一变革性举措,犹如一颗石子投入业内,激起层层涟漪。日前,记者就读者们关心的问题进行了采访。

为何给草食家畜标明身份?

新疆是我国畜牧大区,畜产品以绿色、有机、生态的特点享誉全国。绿色畜牧产品已经列入“十大产业集群”建设内容。

目前,新疆正在着力打造全国优质农牧产品的重要供给基地,将按照《深入实施畜牧业振兴行动》要求,主攻牛羊肉生产,聚力做优马、驴、驼等特色产业,推进畜产品品牌建设。

“新疆畜产品具备很多传统优势,但也存在原料原卖、混等混级、品牌杂乱等问题,难以体现优质畜产品应有的市场价值,制约了品牌发展。”自治区畜牧科学院院长高宁坦言。

如何保持优势、补足短板?新疆畜牧业亟待一套科学的技术支撑,用以解决品种鉴别和个体识别问题。

“以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绵羊为例,新疆具有15个各具特色的地方绵羊品种及多个培育品种。不过,由于绵羊品种众多、杂交频繁,遗传资源无法得到良好的保护,疆字品牌始终打不响。”国家绒毛用羊首席科学家、自治区肉羊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郑文新说。

对消费者来说,在眼花缭乱的肉品中选安全、放心、优质的畜产品同样需要科学依据和有效方法。

为此,自治区畜牧科学院科研团队在“一代身份证”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和大数据手段,精准定位地方各畜种独特的遗传基因,研发出了识别新疆牛、羊、马、驴、驼的“二代身份证”。它包括基因芯片和DNA分子身份证两种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全产业链追溯体系,不仅可以为草食家畜的品种鉴定、身份认证、来源追踪提供科学依据,还将为提升草食家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构建可信任的产业链生态奠定坚实基础。

“身份证”升级后有何不同?

“草食家畜身份证”最早在新疆应用可以追溯到2008年。当时,昌吉市作为第一批新疆畜禽标识试点市,率先在畜禽耳朵上打耳标作为标识。

当时的耳标上标有数字、字母等编码信息,通过这些标识可以记录家畜的基本信息,如出生时间、养殖地点、所属牧场等。后来,又有了项圈形式的标识码,再后来发展到了二维码。二维码标识依托庞大的网络系统支撑,一般挂在家畜屠宰后的胴体上,消费者可通过扫码获取相关信息。

最新发布的“二代身份证”则是通过先进的DNA分子标记技术,为每一只草食家畜建立了独一无二的“分子身份证”,可以实现对家畜品种、血缘、健康状态等信息的精准识别。有了芯片的加持,识别的准确性预计可达99.6%,再结合溯源体系的建设,就可以准确追溯每一块肉的来源。

在养殖端,牧民能够精准掌握家畜的品种、年龄、谱系、免疫状况、健康数据及生长发育指标等关键信息。例如,通过实时监控数据,精准调控饲料投喂量与配方,避免饲料浪费,提高饲料转化率;依据个体的生长阶段与健康状态,制订个性化的养殖计划,实现家畜的精细化管理。

在畜产品的市场流通环节,“二代身份证”将成为家畜的品质通行证。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详细了解家畜的生长环境、养殖过程、疫病防控情况以及肉质检测报告等信息,实现畜产品从牧场到餐桌的全程溯源。

全程追溯带来哪些改变?

从2022年起,自治区畜牧科学院牵头开展新疆草食家畜“二代身份证”研发工作。

“研发过程中最难的是品种识别计算流程。我们需要精准地识别每个品种甚至个体的特性,以此区别标记。”项目主创人员吴伟伟说,这是对体力和脑力的双重考验。

此外,想要构建一套完整的追溯系统,技术支撑和数据支撑也是关键。本地研发团队寻求到国内顶尖专业团队的合作,首次将地方畜种和个体鉴定分析体系相结合,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数据系统,从源头的品种鉴定到后期的产品分级一一实现标准化、数据化、可视化。同时,该系统结合融资和保险场景的应用,将标准统一并落地。

“二代身份证”的诞生,让广大企业有了更多新期待。

“过去我们一直面临好羊肉如何卖上好价格的难题。”焉耆回族自治县方荣正大农牧专业合作社董事覃淑芳说,如今通过先进的可追溯系统,能让更多经得起考验的新疆优质畜产品打响疆字招牌,带动农牧民进一步实现增收致富。

新疆农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木拉提·柯赛江表示,这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与品质的需求,提升了新疆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与品牌形象,还为畜牧业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助力。

“新疆地方畜产品溯源体系,搭建了从种源记录、养殖过程、屠宰加工、销售物流等全程追溯查询的应用服务平台。”华智生物(北京)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莹说,借助“二代身份证”,可实现政府畜产品监管有依据、企业品牌溢价有支撑、消费者食品安全有保障。

此外,“二代身份证”有助于建立健全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与市场监管机制,规范市场秩序,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障养殖户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畜牧业市场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