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坎儿井工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体现

2024-06-04来源:中国民族报

坎儿井明渠。 来源:中国农业博物馆网站

新疆坎儿井工程是各民族尊重自然规律、改造自然的智慧体现,处处透露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吐鲁番盆地具备建设坎儿井的地形、地质、水源等有利条件,各族群众在长期的历史经验积累中,因势利导,结合中原水利技术,巧妙地建造了坎儿井。坎儿井作为农业灌溉水利设施,其开发与人口聚集密切相关,有坎儿井的地方几乎都成为居民点。如吐鲁番高昌区附近亚尔镇、原种场、主城区的坎儿井多达数百条。同时,坎儿井的输水方式合理配置了有限的水资源。水流处,植被繁茂、虫鸟飞鸣;竖井口,穴居动物栖息;井壁上,鸟类筑巢繁殖;涝坝里,鱼类、两栖类遨游,形成小流域生态环境。坎儿井对于维系和保护绿洲生态平衡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人类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体现。

开发与保护并举的可持续发展观。坎儿井须时常清底捞淤、掏挖或延伸,并不时加固维修,才能保证长久使用,因而在其建设的同时形成了定期掏修的传统。清代新疆档案记载,“每年修理渠道及酌开卡井,责成户长约束稽查”。新中国成立初期,吐鲁番县人民政府制定“五定”制度,在各乡配备专门的挖井队,村民也自发制定公约,共同保护坎儿井。2006年以来,新疆对坎儿井进行全面修复和保护工作,特别是从2009年起实施的坎儿井保护和利用工程,让坎儿井重新焕发生机。

在传承中不断创新的技艺观。新疆各族人民对坎儿井的维修和保护,既沿用古老的掏挖工艺,又在具体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汉代中原井渠法的传入为坎儿井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各地之间的人口流动为坎儿井掏挖技术的交流提供了便利,尤其是清道光年间林则徐对坎儿井开挖之法的改进,使坎儿井得以大规模开发,并催生了专业的掏挖群体。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组建掏捞队,配备拖拉机、滑轮、钢丝绳等现代掏修设备提高效率。2009年以来,新疆持续对基层从事坎儿井保护和维修的工匠进行培训,使坎儿井开凿、掏捞技艺后继有人。

各民族交流互鉴的文化观。吐鲁番是丝绸之路沿线重镇。长期以来,各民族在这里共同生活,坎儿井因此也具有多元文化融合的突出特征。在开发群体上,坎儿井的开挖与保护是各民族共同参与的成果。在经济互动上,坎儿井以私水为主,可以自由出租与买卖,有效实现了资源合理配置,展现了各民族在经济上的紧密联系。在文化互鉴上,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大量坎儿井买卖契约,尤其是民汉文合璧的买卖契约,既继承了魏晋时期吐鲁番地区汉文契约格式,又吸收了高昌回鹘时期汉文与回鹘文的契约形式,体现了中原与边疆在各方面的深度交流互鉴。

(作者:新疆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西北边疆治理文献与研究中心、历史学院赵毅副教授研究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