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州:各民族像胡杨根连根、心连心

2024-05-15来源:中国民族报

巴州开展“我和亲戚同劳动·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

结亲干群,共度中秋。

胡杨精神,永远挺立。 记者 孙文振摄

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始终不渝的追求。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交出民族团结进步的优异答卷——今年1月,巴州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这是2018年巴州首次成功创建后,再次摘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金字招牌。全州被命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11个、自治区级示范区示范单位51个、自治州级示范区示范单位1522个。

新征程上,巴州各族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引导各族群众像沙漠里的胡杨一样根连着根、心连着心,在团结中奋进、在和谐中前行,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巴州实践新篇章。

创建有力度——

汇聚民族团结进步的精神力量

且末县,地处巴州最南缘,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沙漠面积占全县行政面积的38.4%。上世纪90年代初,县城距沙漠只有一河之隔。

库尔勒市,地处巴州最北端,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距沙漠直线距离仅70公里。

这两座相距740多公里的城市,拥有共同的心愿、相同的精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开展“家园保卫战”和“全民植树大会战”——这是各族人民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最好展现,也是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好阐释。

且末县1998年召开治沙誓师大会,打响防风治沙“家园保卫战”。26年初心不改,全县各族干部群众战天斗地,实现人进沙退,在沙漠里营造了长23公里、宽1至7公里、总面积达13万亩的“绿色长城”。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工程,创造了“沙漠变绿洲”的人间奇迹。

库尔勒市1997年组织全民在龙山开展植树大会战,让库尔勒“绿起来”。27年来,全市各族干部群众背土上山,用愚公移山精神战荒山,十万亩人工林海形成守卫梨城的重要生态屏障。这种“敢为人先、迎难而上、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龙山精神,创造了“荒山变林海”的神话。

2005年冬,几只“生态精灵”白天鹅来到库尔勒市越冬,随后数量逐年增多,2023年已达380余只……连续19年天鹅“飞来不想走”,成为这座大漠小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诠释。

除“治沙精神”“龙山精神”之外,巴州和硕县传承和弘扬“两弹”元勋林俊德、程开甲等先辈的“马兰精神”,和静县大力弘扬蒙古族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率部长途跋涉、历经千难万阻回归祖国故土的“东归精神”……57个实践典型案例、47个创新实践做法,巴州精心打造了山水梨城、富硒焉耆、东归故里、红色和硕、西海博湖、金色轮台、烽燧尉犁、玉都且末、枣香楼兰等九大县域品牌,以及军地双拥、兵地融合、对口援疆、油地共建等各行业品牌。

各民族铸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永续发展、历久弥新的精神图谱,是巴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持续深化、取得显著成效的“密码”,汇聚起民族团结进步的磅礴力量。

创建有温度——

促进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

“党的政策亚克西,结亲干部亚克西!”巴州和静县巴润哈尔莫墩镇哈尔乌苏村村民肉孜·牙生,逢人就竖起大拇指夸党的好政策。

2020年11月,肉孜·牙生家里因电线老化引发火灾,无助的他第一时间想到结亲干部。结亲干部立即联系保险公司上门查勘、核损,很快,肉孜·牙生就领到5万元的保险赔付金。一家人的脸上,终于又露出笑容。

自2016年10月启动“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以来,巴州广大干部职工携手各族群众结对认亲,团结得就像一家人。全州倾力搭建结亲融情、旅游融情、互嵌融情、援疆融情、兵地融情、油地融情、军地融情等七大平台,促进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

在巴州尉犁县兴平镇达西村,村民艾沙·吾守尔驾驶着三轮摩托车,载着老伴来同村的“儿子”郭宗俊家团聚。热腾腾的饭菜上桌,一家人促膝而坐、交谈甚欢。他们的缘分,要从30多年前的邂逅说起——

当时,郭宗俊从河南来到达西村打工,艾沙为他提供吃住,一住就是8年。1999年,艾沙夫妇唯一的儿子因车祸离世,郭宗俊第一时间回到他们身边,喊出“爸爸妈妈”,从此承担起一个儿子的责任……

在达西村,民族团结进步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全村318户村民结成民族团结对子:你教我种菜,我教你养羊;你帮我犁地,我帮你剪枝;你来我家吃饺子,我去你家炸馓子……

达西村是巴州各族儿女维护民族团结、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巴州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村(社区)、进乡镇(街道)、进机关、进学校等“十一进”活动走深走实,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好邻居”“好员工”“好学生”“好居民”“好大院”“好巷道”评选表彰活动,形成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创建工作格局。

巴州还积极开展突出社区融居空间互嵌、突出产业引领经济互嵌、突出交往互动社会互嵌、突出共有家园文化互嵌、突出思想建设心理互嵌等“五个突出进万家”活动。各族学生同校学习、混班教学、混合住宿;乡镇干部宿舍互嵌式居住;兵团第二师14个团场、21个连队与相邻乡镇互嵌式发展,推动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创建有深度——

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在心灵深处

2022年5月23日,巴州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围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民族团结工作”主题,通过“每课三分钟”平台,为全州30万名师生讲授了一堂民族团结教育思政课。

“这是一堂全新、鲜活、深刻的思政课。作为思政课老师,我们要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宣传者、引领者、示范者。”库尔勒市英下乡中心学校德育主任马溪瑾说。

随后,巴州8县1市党委书记均开展了“同上一堂民族团结教育思政课”。精彩的思政课,增强了各族师生的“五个认同”,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在广大师生的心灵深处。

针对“如何推动青少年‘筑基’工程,使各族青少年铸牢中国心、中华魂”这项重大社会课题,巴州创新推出“各级书记带头示范讲思政课”的机制,打造了以“共有的家园”为主题,融入歌舞、情景剧等多种演绎形式的“大思政课”,让思政课变得生动化、具象化、鲜活化。

巴州坚持既把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做扎实,也把“润物细无声”的事情做细做实,创新推出语言同学、学习同步、歌舞同台、娱乐同享、校园同护、困难同度等“九同”融真情、师生铸同心活动,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各环节。

创建有广度——

在共同富裕中增进共同体理念

今年春节期间,巴州博湖县木卡姆风情园推出4种年夜饭、团圆饭套餐。“我们主打博湖有机鱼,汇聚各民族特色美食,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风情园成为网红打卡地。”木卡姆风情园老板尼加提·买合木提说。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旅融合,今年春节,巴州269家餐饮企业参与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中华美食文化·我们的年夜饭”主题活动。广大餐饮企业积极行动,年夜饭餐桌上不仅汇聚了饺子、烤肉、凉皮子,还推出小龙虾馅烤包子、鱼羊一锅鲜、红枣辣子鸡等创意菜品,促进各民族在生活、饮食、文化上交往交流交融。

2023年初冬,且末县10万余亩大芸迎来丰收,村民们在沙海中挥锹“淘金”,摘取黄沙之下的果实。且末县把沙漠化治理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蹚出一条具有沙漠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

且末大芸、库尔勒香梨、焉耆葡萄酒、轮台小白杏、若羌枣园鸡……如今,巴州特色产业遍地开花,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巴州聚焦自治区“八大产业集群”和环塔里木经济带建设,坚持同心促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促团结、农业增效促团结、工业强州促团结、生态保护促团结、民生改善促团结等共富“八大行动”,推进共同富裕,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唱响乡村振兴之歌,各族群众心靠得更近、情融得更浓。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巴州党委统战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