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在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浙江省援疆医疗专家带领的ECMO团队历经300个小时的轮流守候,一名心脏骤停患者脱离生命危险。图为医护人员正在为患者拔出ECMO动静脉置管。曹瀚文摄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张治立
4月的新疆大地,春潮涌动。
去年此时,第十批省市援疆工作总结表彰暨第十一批省市援疆干部人才骨干欢迎大会举行之际,新一批医疗援疆团队做足了压茬交接准备,接过接力棒,与时间赛跑,与使命同行。
作为对口援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援疆是增进受援地群众福祉的民生工程,是凝聚各族群众的民心工程,也是提升对口援疆综合效益的“助推器”。这一年,分布在天山南北的一支支援疆医疗队,接棒后如何跑出矢志援疆“精气神”,跑出健康服务“加速度”,从一个个新的医疗援疆项目、新的医学奇迹、新的融情故事便可见一斑。
创新之光照亮群众健康路
医疗卫生服务,救死扶伤看速度,接诊患者看温度。
“要达到这两个‘度’,必须在怀揣援疆初心、医者仁心的同时,不断推进医疗技术创新。”4月23日,浙江省援疆医疗专家、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汪月奔说。
前不久,新和县一名急性心梗患者心脏骤停,接到求助电话后,汪月奔立即带领他的ECMO(体外膜肺氧合)团队,从阿克苏市驱车200余公里到新和县抢救患者。当ECMO抢救设备运转起来后,患者的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开始趋于稳定。之后,他们守在救护车上全程盯着各类仪器和患者状况,随后将患者转运到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治疗。
经过ECMO团队近300个小时的轮流守候,这名患者脱离生命危险,各项生命体征进入平稳恢复期。这次成功抢救、转运患者,成为南疆首次ECMO团队护航长途转运高危心梗患者。而浙江省“组团式”援疆医疗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层出不穷,其中,开展的肺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免气腹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等,在南疆均属首例。
自去年5月接过医疗援疆的接力棒,湖南省郴州市新一批援疆医疗队在托克逊县首次开展了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清除术、胸腰椎病理性骨折椎体成形术等项目。在托克逊县人民医院,援疆医疗队队员每周在全院讲授常见病、多发病的规范化诊疗,每周早交班晨会上讲授专科疾病诊疗指南,并积极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基层。一次次创新,填补了受援地多项医疗空白,让受援地群众摆脱了看病难、看专家难、看疑难病难的困境。
一年来,被选派到天山南北的援疆医生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和技术优势,让受援地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医技如春风、暖心如甘霖。
数智医疗铺就患者幸福路
优质医疗资源共享,离不开数字化、智能化平台。
第十一批上海援疆医疗队入疆一年来,让“互联网+医疗健康”在受援地深度融合,通过远程医疗优势,全面升级远程诊疗系统,完善“远程会诊+远程门诊”综合诊疗模式,这种模式助推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喀什二院”)多项医疗数据创下新高。
第十一批上海援疆医疗队领队、喀什二院院长陈尉华介绍,数智医疗服务为患者就医模式带来了全新改变,节约了患者时间,缩短了医患距离,让服务更高效、规范的同时,也让群众更省钱省心。去年冬季,跨越沪喀两地5000公里的5G远程泛血管介入机器人辅助动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获得成功。当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团队在上海主端控制手术机器人,喀什二院导管室内手术顺利实施。自此,喀什二院筹建葛均波院士疑难心血管病西部远程工作室,开展5G远程心血管手术,努力将上海优质医疗资源与喀什二院心内科零距离结合。
阿克苏地区心脑血管等突发疾病高发,存在急救资源分散、急救速度较慢、急救能力不强等问题,基于这一现状,去年7月,“浙阿数智医疗中心”应运而生。
“浙阿数智医疗中心”成立后,浙阿两地医疗机构完成了多台机器人手术。浙江省“组团式”援疆医疗队领队、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张雅萍表示:“我们把数智医疗作为提升医疗援疆综合效益的突破口,5G远程机器人手术解决了浙阿两地病患和名医专家的距离问题,真正做到了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浙江的优质医疗资源。”
尽管,各对口援疆省市选派优秀的医疗专家到受援地开展精准援疆、柔性援疆,但名医在整个医疗行业仍是稀缺资源,为了让更多群众共享名医名院资源,越来越多的援疆省市通过“组团式”“交互式”等医疗援疆模式,搭建数智平台,布局数智医疗。
师徒结对拓宽人才成长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为期一年半的医疗援疆中,援疆医生们惜时如金,给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同时,也在设法加速培养优秀本土人才。
“一年半的时间过得很快,我在自己负责的科室带了5名徒弟,我要利用这宝贵的时间,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专业特长和经验传授给他们。”4月18日,江苏省南京市援疆医疗专家、伊宁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张晓峰说。一年来,身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心血管专科联盟组长的他,以师带徒的方式,带领科室成员实施了500余台手术,并到周边县市医疗机构带头实施了上百台手术。
记者从江苏省对口支援伊犁州前方指挥部了解到,新一批江苏援伊干部人才入疆以来,江苏援疆把“组团式”医疗援疆作为智力援疆的重要抓手,积极打造“苏医生在行动”医疗援疆工作品牌,在治病救人、临床带教、基层义诊、临床科研、服务群众等方面多维度全方位发力。一位位“苏医生”走到哪里,就把医疗技术和临床经验留到哪里。
在师带徒机制下,来自天津的援疆医疗专家与和田地区人民医院的医生结为师徒,并在天津医科大学的帮助下,两地建立起定向教学模式,为和田地区人民医院培养出多名硕士、博士。随着和田地区人民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一支业务精湛、“带不走”的“医疗铁军”开始崭露头角,为当地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我要把医疗技术和经验留在这里,把美好的经历化为前行的动力!”吉林省援疆医疗专家、阿勒泰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郑淑娟说。和她一样,吉林省援疆医疗队每名成员都有一个信念:援疆是“接力赛”,也是“拉力赛”,要持续奋进跑出加速度,才能不负使命、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