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拍热扎提·阿不都
一个个学科体系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五大中心”得以打造;天津2所本科院校、8所高职院校与和田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展“院包系”;和田地区第二中学(天津高级中学)采用“全学科包班”模式开设“津和示范班”……
教育、医疗事关民生需求,是发展所需、基层所盼。天津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发扬“组团式”教育医疗援疆优良传统,创新“院包科”“院包系”“津和班”“全链条教育援疆”“职业教育联合办学”等一系列特色帮扶模式,提升受援地软硬件建设水平,有效提高了和田地区教育、医疗水平。
对接所需 提升教育医疗水平
去年12月,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副院长张勇开始援疆,任和田地区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他与第五批“组团式”援疆医疗队专家、和田地区人民医院相关科室精准对接,开展管理、治疗、科研、教学等工作,打造“输血”与“造血”并举的医疗援疆亮点工程。
精准对接,以受援地所需、尽援助方所能,是天津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提升援疆效益的重要措施。“只有派出一支高素质和高水准的医疗队伍,才能有效提升受援地医疗水平。”张勇表示。
“是华医生治好了我的眼睛。”在于田县第一小学,8岁的艾力江·阿不都艾尼夸华医生好。艾力江口中的华医生,是天津市第五批“组团式”援疆医疗队成员、和田地区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华宁,在他的治疗下,患有先天性白内障的艾力江得以康复。
第五批“组团式”援疆医疗队入疆以来,加快推进和田地区人民医院“五大中心”及专科联盟建设,已建立骨科联盟、眼科联盟、消化专科联盟、血液净化质控中心联盟,提升了受援地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及管理水平。
实施高质量“组团式”教育援疆,是实现经济发达地区优质教育资源与贫困地区共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途径。天津教育人才“组团式”援疆力量重点投入和田职业技术学院、和田地区第二中学(天津高级中学)和策勒县、于田县、民丰县部分中小学,形成了共享天津优质教育资源的常态化机制。
天津市第十一批援疆教师入疆以来,以学校教师队伍培养、教研组建设、教学模式创新等为突破口,强化和田地区第二中学(天津高级中学)示范引领作用,还完成了民丰县托儿所、策勒县津南小学综合教学楼、和田职业技术学院二期等17个教育项目建设。
因地制宜 创新帮扶路径
说起“组团式”医疗援疆工作开展之前的科室,和田地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阿布力孜·阿布都吉力力介绍:“那时候,外科ICU病房只有9张病床,8名医生。”
结合受援医院发展现状和当地常见病、多发病特点,天津市15家医院与和田地区人民医院签署新一轮13个“院包科”协议,建成肿瘤医学、消化内镜、重症医学、临床检验“四个区域诊疗中心”,积极帮扶眼科、儿科、妇产科、肛肠外科等18个急需发展的临床专科和亚专科。
目前,和田地区人民医院已建成27个临床学科、88个亚学科,建设自治区质控分中心31个,学科体系更趋完善,诊疗项目更加齐全,医院诊疗能力和工作效率得以提升。
在“组团式”教育援疆工作中,和田职业技术学院与天津市2所本科院校、8所高职院校合作开展“院包系”,探索形成内涵发展、学训一体、校企联动、精准培育的职教模式,目前,该学院拥有18个专业,在校生规模达5000余人。和田地区第二中学(天津高级中学)连续4年高中毕业生本科上线率100%,被当地称为天津教育援疆“梦之队”……
传帮带教 倾力培养骨干人才
“刘主任带我们开展了微创心脏手术,得到了不少患者的好评。”和田地区人民医院心胸外科主任阿布力孜·买买提艾力说。
阿布力孜口中的刘主任是第五批“组团式”援疆医疗队成员刘子后。入疆后,他与阿布力孜结为“师徒对子”,在他的帮带下,阿布力孜所在的心胸外科先后开展了微创先心病矫治、冠脉搭桥、瓣膜修复/置换等高精尖心外科手术,累计填补和田地区技术空白10余项。“从分析患者病情到制定治疗方案,刘主任都手把手地教,一遍遍指导。在他的帮助下,我们的微创手术技术提高了不少。”阿布力孜说。
从“带着做”到“看着做”,再到“放开做”,在援疆干部人才的帮助下,越来越多像阿布力孜一样的当地医生逐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优秀人才。
在工作中,天津援疆医生还采取临床教学、技术培训、手术带教、疑难病例讨论等帮带形式,通过选派业务骨干、学科带头人到天津市多家医院进修学习的方式,培养医疗人才队伍。天津援疆医生分别与370名和田地区人民医院的医生结成师徒关系并签订培养计划;187名和田地区业务骨干、学科带头人被选派至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等多家医院进修学习……目前,大部分跟班学员已成为专业能手、科室骨干乃至学科带头人。
今年,天津市津南区进一步加大援疆教师选派力度,“组团式”援疆教师团队规模扩大到87人,同时用好“1+X”师徒模式,辐射带动青年教师1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