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润疆”春风吹拂天山南北

2022-12-29来源:新疆日报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拍热扎提·阿不都

塔城地区各县市建设了戏剧大舞台、冬不拉广场、黑走马广场等基层特色文化阵地;和田地区“新玉轻骑兵”文艺演出小分队,量身定制家门口的精神文化大餐;音乐剧《守界人》、大型历史题材舞剧《张骞》、电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文艺精品相继呈现给各族群众……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和乡村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源泉。这一年,一座座文化场馆投入使用,一件件文艺精品送到群众身边,一个个文旅融合项目落地见效……文化润疆的春风吹拂天山南北。

聚焦传承发展

筑牢自信根基

走进墨玉县英也尔乡库木亚依拉克村,昔日的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齐排列的安居房和干净笔直的道路让记者耳目一新,而库木亚依拉克村村史馆更是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

村史馆里摆放着村里不少压箱底的“宝贝”:织布机、收音机、杆秤,还有木犁、木锨等生产工具,更有平常家用的火盆、瓦罐、陶罐……每一样老物件都承载着库木亚依拉克村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

说起吐鲁番市高昌区葡萄镇巴格日社区的“努尔丁书屋”,当地无人不知。书屋创办者叫努尔丁·沙塔尔,他从喜欢看红色书籍到一点点收集,再到创办“努尔丁书屋”“努尔丁书画室”“努尔丁红色记忆收藏馆”,以“努尔丁”命名的书屋、书画室、红色记忆收藏馆扩大到400多平方米,藏书从最初的1万余册(幅)增加到现在的6.8万余册(幅)。

如今,“努尔丁书屋”已成为新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中国新疆乡村e站、高昌区红色教育基地、吐鲁番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等。这里也发展成为吐鲁番市干部群众学习党史知识的好课堂、“看历史、游家乡、爱祖国”群众性教育活动的重要阵地、农民学习农业科技知识的“加油站”,吐鲁番市各行各业累计11.2万余人次在这里接受了红色教育。

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新疆不少地方将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作为重头戏,村史馆、红色书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在天山南北各地涌现,成为传递乡村文化的载体,更为坚定文化自信奠定了坚实基础。

聚焦文化精品

丰富乡村生活

12月24日,柯坪县迎元旦文艺晚会在盖孜力克镇托万巴格勒格村精彩上演。

古典舞、诗词朗诵、快板、戏曲等多种类型的节目相继上演,赢得台下观众热烈掌声。“演的都是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故事,大家都喜欢看。”托万巴格勒格村村民艾力·木合塔尔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岳普湖县用文化大餐为群众的幸福生活“提鲜”:举办第二届“喀什味道·岳来岳好”美食大赛、第二届公路自行车比赛、“鲁礼庆婚·岳好家庭”评选表彰暨民族团结一家亲联谊活动等全民参与、内容丰富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一场场文化盛宴,一台台精彩演出,满足了各族群众的文化需求,让大家享受到文化惠民红利。

回眸这一年,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天山南北上演。一个个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文化精品,来到天山南北各族群众身边。

2022年,塔城地区创作的歌曲《党啊!伟大的太阳》《丝绸古道 油画塔城》获得2022年自治区文艺扶持激励资金;舞蹈《露》《守护》获得全国网络舞蹈大赛金奖及金牌编导奖、金牌组织奖。

这一年,电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舞剧《五星出东方》和歌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三部新疆创作或出品的文艺作品,获得“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这一年,可以深刻感受到一个个文化精品已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好新疆故事的生动素材。

聚焦融合浸润

激发内生动力

“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著名歌唱家阎维文的一首《小白杨》唱遍了大江南北,到裕民县旅游的游客常把小白杨哨所作为旅游的首选地。

塔城地区充分挖掘非遗、文物、民俗等特色资源及优势,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围绕塔城地区博物馆、塔城手风琴文化展馆等,打造一批人文景观旅游品牌;以江格尔文化、锡伯族和达斡尔族戍边文化、阿肯弹唱等为重点,打造一批民族文化艺术节旅游品牌;以小白杨哨所等为重点打造一批红色旅游品牌……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

今年以来,沙雅县创新方式方法,建成润疆文化生活超市,通过“文化+商品”的形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各族群众心田。

润疆文化生活超市位于沙雅县盖孜库木乡,超市里从日常生活用品到琴棋书画类商品,琳琅满目、样样俱全,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超市里不仅有我们本地特色的胡杨菇、黑枸杞等,更多物品展现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在这里还学习了书法,我非常喜欢这里。”该乡盖孜库木村村民艾散·穆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