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霍尔果斯8月19日消息(记者 李昊轩)近日,三辆满载活体鲟鱼的货车通过新疆霍尔果斯公路口岸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顺利出境,运往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首都努尔苏丹。这是霍尔果斯口岸今年首次出口国产活体鲟鱼,也是首次经新疆出口的活体鲟鱼。
满载活体鲟鱼的货车通过霍尔果斯公路口岸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顺利出境(央广网发 李明 摄)
随着“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深入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外贸合作持续加深,越来越多的商品通过霍尔果斯口岸出口至中亚及欧洲市场。据了解,此次出口鲟鱼产自湖北宜昌,重10吨、货值183万元,全程采取水舱运输。
霍尔果斯陆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祥告诉记者:“由于本批活体鲟鱼体量大、单价高,对出口的通关时效具有较高的要求。霍尔果斯海关主动上门、全程指导,加班加点验放,节约了我们的生产经营成本,给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增强了信心。”
霍尔果斯海关查检人员正在对鲟鱼进行检验检疫(央广网发 李明 摄)
为支持该批鲟鱼顺利出口,霍尔果斯政府通过提升通关效率、降低运输成本等系列措施,确保物流畅通。霍尔果斯海关积极对接宜昌海关、掌握该批鲟鱼信息,提前审核兽医卫生证书及相关出口随附单证资料;动态跟进运输情况,提前联系地方疫情指挥部,最大程度降低疫情防控对道路运输的影响,保障运输车辆顺利入库;针对活体鲟鱼对时限、温度要求较高的情况,依托“绿色通道”,采取“水箱通关”“车边验放”等快速通关模式,优先查验、优先放行,保障鲟鱼抢鲜出口。
霍尔果斯海关查检一科副科长李函璇表示:“鲟鱼属于鲜活水产品,最怕运输途中时间耽搁。我们及时掌握货物通关动态,先行介入,提前审核卫生证书及相关单证资料,货物到达口岸后,第一时间派员采取‘车边验放’的方式进行口岸检验,不到2小时就完成所有检验检疫手续,做到了通关‘零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