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基础设施建设为旅游业强筋健骨

2022-04-15来源:新疆日报
4月10日,游客在温宿县克孜勒镇乌克铁热克村乘坐马车游玩。该村梨花盛开吸引了众多游客。 艾则孜·沙木沙克摄
3月16日,车辆行驶在精阿高速公路艾比湖段(无人机拍摄)。3月17日零点,G3018线精河至阿拉山口高速公路正式通车运营。该公路通车后将缩短两地各族群众出行时间,带动两地旅游业发展。赛永杰摄
4月12日,游客在平谷大桃林里赏花。近日,洛浦县洛浦镇多鲁吐格曼贝希村的300亩平谷大桃林桃花绽放,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赏花。 买买提艾力·艾尼瓦尔摄
游客在库木塔格沙漠景区放风筝(3月12日摄)。随着天气转暖,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到这里放风筝,感受春日阳光。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蔡增乐摄
游客在原始野杏林里赏花踏青(4月7日摄)。近日,位于新源县吐尔根乡的那拉提杏花谷原始野杏林迎来盛花期,各色野杏花次第绽放,吸引了众多游客。 杨晓千摄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王晶晶

  4月11日,经过一周奋战,可可托海国际滑雪度假区1900米盘山道脚下,30多位施工人员撬开冰冻的泥土,挖出5号索道的第一个基坑。这条1.8公里长的索道建成后,每小时运力可达2400人次,将彻底解决该度假区一遇极端天气便停业的问题。“今年10月1日索道投运后,再遇大雪天,雪友们再也不用坐等雪停,可乘索道缆车直达雪具大厅,彻底解决雪场基础设施中的‘卡脖子’问题。”该度假区负责人冯凯说。

  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大力支持下,新疆着力把旅游业打造成战略支柱产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新疆旅游业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着力破解发展瓶颈,强筋健骨,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10年前,新疆年接待国内外游客仅4860万人次;2019年突破2亿人次,2016年至2019年,年均增长38%。近两年,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新疆旅游业加速恢复,2021年接待旅游人数1.91亿人次。“新疆高品质旅游资源主要位于山区或沙漠,远离旅游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保障和支撑。”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资源开发处处长张春明说。

  从2014年开始,自治区重点推动游客服务中心建设,破解大众旅游时代公共服务供给不足问题。投资1.5亿元的天山大峡谷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就在此时建成,建设面积达7350平方米,外部配2万平方米生态停车场。作为待客门面,新疆各地景区结合实际情况,开建、改建、扩建游客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不断提升景区硬件水平。

  2018年起,围绕破解“三难一不畅”问题,自治区重点推动旅游厕所、标识牌、观光车停靠点、加油站、通信基站等建设。“十三五”以来,全疆累计落实中央和自治区预算内投资22.35亿元,支持喀什古城景区等591个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并带动社会资本投入近70亿元,持续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解决旅游交通“最后一公里”问题,进一步夯实旅游业发展基础。

  一边是传统铁匠铺里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另一边是精品民宿里飘出的阵阵咖啡香……传统与现代在喀什古城景区碰撞。精品景区建设提升了旅游品质,为新疆旅游从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从产业发展向消费引领迈进打下了良好基础。

  “十三五”以来,全疆实施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项目141个,建设了一批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和红色旅游重点项目,具有较强吸引力的精品景区不断增加,旅游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目前,全疆有16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位居全国第三,成功创建昭苏县等5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数量居西部地区第一,旅游富民产业体系发挥实效。

  每一项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都是游客便捷性、舒适性体验的提升,都是推动新疆旅游大发展的支撑。基础坚实稳固,才能步稳行远。“十四五”期间,新疆将围绕古道和自驾旅游精品线路、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高等级滑雪场等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形成现代旅游产业体系,让优质旅游产品充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