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福的父亲去年因病去世,安葬在了西郊陵园。今年除夕,他带着一家人前来祭奠。“我父亲生前不抽烟,也好静,所以我今天就带了些水果和鲜花。”李志福说:“除夕祭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其更深层次的意义是传承孝道。现在表达方式多了,网上祭奠、音乐祭扫、植树祭扫、签名祭扫、文化祭扫等等,既环保又文明。只要出自真情,何必非要放烟花爆竹呢。”
昌吉市西郊陵园的这一幕,只是昌吉市民文明祭扫的一个缩影。许多昌吉市民除夕祭扫,不再有烟花爆竹的“烟火味儿”,而是多了几分花香,用文明方式表达同样的情怀。
“到今天中午13点,来昌吉市西郊陵园祭扫的车有5000辆,祭扫群众达到2.3万人,没有一个人烧纸、燃放烟花爆竹。”昌吉市民政局殡葬管理所负责人滕志强介绍说,文明祭扫已经成为常态。
在昌吉市一家餐厅打工的甘肃籍小伙赵东,因今年过年餐厅不放假,就选择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短文,以此纪念逝去的亲人。“即使能回老家参加除夕祭扫,我也会尽量减少烧纸、放鞭炮,能少则少,能免则免,带动亲人朋友以敬献鲜花之类的方式来祭奠先人,这是文明社会人人应该做的。”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