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吾县吐葫芦乡甘沟村村委会主任木沙·尕斯力: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2024-06-28来源:新疆日报

服役时,他是保家卫国“最可爱的人”;退役后,他是乡村振兴路上优秀的工作者。他扎根基层、埋头苦干,真情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团结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是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他就是哈密市伊吾县吐葫芦乡甘沟村村委会主任木沙·尕斯力。

“成立一个养殖合作社,扩大养殖规模,走养殖增收致富之路。”2003年12月,脱下军装的木沙回到了甘沟村,为自己的未来做着筹划。他家里饲养的都是土牛羊,属于老品种,体型偏小、肉少脂肪多。为了增收,他不断学习先进的养殖技术,很快成为村里的养殖能手。先富起来的木沙没有忘记乡亲们,他积极帮助其他村民搭建棚圈,发展养殖业。

2008年,木沙被选为甘沟村村委会主任。戎装虽换,初心犹在。如何带领村民共同致富?这是木沙常常思考的问题。

“村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适合发展养殖业,却一直没有实现规模化养殖,牛羊也卖不出好的价格,当时一头牛最多卖1000多元。”木沙说。他主动去找吐葫芦乡党委和政府汇报改良牛羊品种的想法以及村民们盼望致富的意愿,并在村里多次通过开会、入户走访等形式向农牧民宣传扩大养殖规模和牲畜品种改良的政策及好处。

2009年,吐葫芦乡通过国家扶持政策,为甘沟村购买了50头新品种种牛。几个月后,这些种牛陆续产下小牛,一头小牛就卖到了2200元,而当时原有品种的小牛,仅能卖到五六百元。尝到甜头的村民们纷纷要求对奶牛品种进行改良。经过3年的不懈努力,村里累计改良品种奶牛350头。

2021年,木沙再次当选甘沟村村委会主任。他继续带领村“两委”班子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在木沙的带领下,甘沟村重点抓标准化棚圈建设,解决农户养殖基础设施简陋、棚圈不达标、产业化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并把稳定养牛数量、提升牛肉质量作为突破口,积极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实现村民增收。

甘沟村有一块湿地,位于国道旁边,经常有路过的游客停车观光、拍照。这让木沙有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想法。他的想法很快得到了吐葫芦乡以及村民的支持。随后,村里以湿地花海为基础发展特色民宿吸引各方游客。目前,当地政府通过政策引导、产业扶持、招商引资等举措,促进民宿与其他产业的融合,现已通过援疆资金150万元,建设完成了一座集餐饮和住宿为一体的民宿。

如今,走进甘沟村,能深刻感受到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勃勃生机。不一样的战场,一样的使命,木沙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退役老兵的忠诚担当。

(代霞飞)